[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7419.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酷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04 | 分类号: | B64C25/04;B64C25/32;B64C25/6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金福坤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无人机 降落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包括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的内部设置有机壳,所述安放槽的内部底面靠近边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管,所述承载块的侧壁上表面靠近边角位置均贯穿设置有转动轴,四组所述转动轴的外侧面靠近顶端固定套设有转动卡板,所述机壳的上表面靠近边角均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承载块的四周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承载块的下表面靠近四周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插接道。本发明能够便捷的对降落缓冲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以便对无人机进行维护检修,而且提高了无人机的降落稳定性,具有很好的缓冲效果,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提高了缓冲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无人机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智能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以及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现在市场上基本为航拍无人机,通过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航拍的摄像机可以由摄影师控制,也可以自动拍摄或远程控制。目前,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遥感、气象研究和农业飞播中,可广泛应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和电子干扰等,但是在野外使用无人机时,当降落在地面时,容易降落不稳而造成损坏;
现有的智能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大多数的无人机的底端通常只是接有支撑架,只有少数的无人机采用了弹簧作为缓冲部件,而且不能够便捷的对降落缓冲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对无人机进行维护检修,而且无人机的降落稳定性较差,导致无人机易受损,也没有对缓冲弹簧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降低了缓冲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智能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的智能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大多数的无人机的底端通常只是接有支撑架,只有少数的无人机采用了弹簧作为缓冲部件,而且不能够便捷的对降落缓冲装置进行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对无人机进行维护检修,而且无人机的降落稳定性较差,导致无人机易受损,也没有对缓冲弹簧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降低了缓冲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无人机用降落缓冲装置,包括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的内部设置有机壳,所述安放槽的内部底面靠近边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螺纹管,所述承载块的侧壁上表面靠近边角位置均贯穿设置有转动轴,四组所述转动轴的外侧面靠近顶端固定套设有转动卡板,所述机壳的上表面靠近边角均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承载块的四周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承载块的下表面靠近四周中间位置均开设有插接道,所述插接槽与插接道的内侧壁均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承载块的侧壁上表面中间位置均贯穿设置有一号连接螺栓,所述承载块的四周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均安装有上连接杆,四组所述上连接杆的下方均设置有下连接杆,四组所述上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杆,四组所述下连接杆的另一端均贯穿设置有二号连接螺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壳的上表面靠近边角位置均贯穿开设有通口,且四组螺纹管分别位于四组通口内部,所述机壳通过四组螺纹管配合通口活动安装在安放槽的内部,四组所述转动卡板分别通过转动轴活动安装在承载块的侧壁边角位置,四组所述转动卡板的上表面靠近另一端贯穿开设有通孔,且四组安装螺栓分别穿过转动卡板上的通孔与四组螺纹管螺纹连接,四组所述转动卡板的下表面均与机壳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插接杆上贯穿开设有螺孔,四组所述下连接杆的上表面靠近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一号连接螺栓与螺孔和螺纹槽螺纹连接,四组所述上连接杆分别通过插接杆配合插接槽与承载块活动连接,四组所述下连接杆分别通过插接道与承载块活动连接,四组所述上连接杆的形状呈L型设置,四组所述下连接杆的上表面靠近另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四组所述上连接杆分别通过插接杆配合连接槽与下连接杆活动连接,四组所述二号连接螺栓分别穿过下连接杆另一端与插接杆上的螺孔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酷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酷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7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