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77180.X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季静怡;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创智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25/06;C08L71/02;C08L5/08;C08L79/00;C08K5/053;C08K3/32;C08K5/098;C08K3/22;C08K1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小莉 |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候性 抗菌 聚碳酸酯 工程塑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高混1:在高混机中加入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氧乙烯、季戊四醇,混合完全;
高混2:向高混机中继续加入磷酸氢锆、硬脂酸钡,混合完全;
高混3:继续向高混机中加入壳聚糖、纳米级二氧化钛、纳米级氧化银、聚六亚甲基双胍,混合完全,
高混4:最后向高混机中加入耐热剂、抗紫外剂、促进剂、偶联剂、抗紫外线剂;
成型:将共混好的产品取出,热压成型,制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按重量比计,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氧乙烯醚:季戊四醇:磷酸氢锆:硬脂酸钡:硬脂酸钙:壳聚糖:纳米级二氧化钛:纳米级氧化银:聚六亚甲基双胍:耐热剂:抗紫外剂:促进剂:偶联剂:抗氧化剂=35-40:20-25:15-20:8-11:6-7:2-5:4-7:7-8:2-3:4-6:3-6:1-2:3-4:1-3:2-5:3-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按重量比计,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氧乙烯醚:季戊四醇:磷酸氢锆:硬脂酸钡:硬脂酸钙:壳聚糖:纳米级二氧化钛:纳米级氧化银:聚六亚甲基双胍:耐热剂:抗紫外剂:促进剂:偶联剂:抗氧化剂=41:26:21:12:7:5:7:8:3:6:6:2:4:3: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混4中耐热剂包括PP塑料耐热剂、ABS耐热剂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混4中抗紫外剂为苯甲酸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受阻胺类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混1、高混2、高混3、高混4中混合的方法为搅拌混匀,所述搅拌混匀搅拌的转速为30-6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混1中混合时搅拌的转速为2h。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混2中搅拌时的转速为4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混3中混合搅拌的转速为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抗菌性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中热压的条件为100Mpa、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创智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创智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71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