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杂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6614.4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钱超;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5/14 | 分类号: | C07D405/14;C07D405/04;C07D471/04;C07D409/04;C07D409/14;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竞存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环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杂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1‑R4各自独立的为氢、氘、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30的杂芳基,将本发明稠杂环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作为电子传输层(ETL)使用,可以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而且启动电压下降,器件的使用功耗相对降低,使用寿命得到很大程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稠杂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宽视角、优异的对比度、快速响应时间,亮度、驱动电压和响应速度特性优异,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高性能的研究包括: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等。为了实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不但需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制作工艺的创新,更需要有机电致光电功能材料的不断研究和创新,创制出更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功能材料。
就当前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实际需求而言,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远远落后于面板制造企业的要求,而且国内企业的研究步伐也远远落后于美日韩企业,所以研发出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目前国内面板企业的重中之重。
韩国专利10-2009-0054903公开了一种氨基蒽衍生物和使用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指明取代基中必须含有氨基结构我方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稠杂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稠杂环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1-R4各自独立的为氢、氘、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1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30的杂芳基;
R5-R10各自独立的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30的杂芳基;
R5-R7不同时为氢;
R8-R10不同时为氢;
X为O或S。
进一步地,R1-R4各自独立的为氢、氘、氰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蒽基、萘基、菲基、芘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N苯基咔唑基、芴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9-甲基-9-苯基芴基、9,9'-螺二芴基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苯基、联苯基、吡啶基、嘧啶基、三嗪基、蒽基、萘基、菲基、芘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N苯基咔唑基、芴基、9,9-二甲基芴基、9,9-二苯基芴基、9-甲基-9-苯基芴基、9,9'-螺二芴基为未取代的或是其中至少一个氢被氘取代所获得的基团和/或其中至少一个碳被氮取代所获得的基团。
进一步地,R1-R4各自独立的为氢、氘、氰基、甲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6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