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发泡玻璃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6359.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38/10;C04B41/64;C04B111/28;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小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凌立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发泡 玻璃 保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发泡玻璃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免烧发泡玻璃保温板基体,免烧发泡玻璃保温板基体包括如下重量份数原料:玻璃粉20‑30份;水泥20‑45份;纳米级无机多孔材料2‑5份;聚丙烯短切纤维4‑8份;水溶性聚酯树脂5‑10份;水溶性丙烯酸树脂5‑10份;水余量;水泥可与玻璃粉发生聚合反应,纳米级无机多孔材料作为发泡增强剂,水溶性聚酯树脂和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在玻璃粉与水泥进行聚合的发泡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提高免烧发泡玻璃保温板基体的致密性和机械强度;本发明在具有优异保温、防火性能的前提下,制造成本低,重量轻,同时其制备过程不需要进行高温烧结,极大地节约了能源消耗,符合建筑建材节能、低碳管理的技术发展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建筑用发泡玻璃保温板,本发明还涉及了该发泡玻璃保温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国内越来越重视建筑建材的节能管理,推进建筑建材节能已经成为建设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外墙保温属于节能建筑建材中的一种主要体现形式,现有的外墙保温材料主要包括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无机复合保温材料等三大类。
泡沫玻璃保温板是近年来兴起的无机环保保温板材料,采用碎玻璃为材料进行特定发泡工艺成型。根据百度百科显示,泡沫玻璃保温板最早是由美国彼兹堡康宁公司发明的,主要是由碎玻璃、发泡剂(一般为碳化硅)、改性添加剂和发泡促进剂等,经过细粉碎和均匀混合后,再经过高温熔化,发泡、退火而制成的无机复合保温板材。泡沫玻璃保温板具有保温、防火、耐腐蚀以及隔音等优点,因而在石油、化工、地下工程、国防军工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民用建筑外墙和屋顶等民用建筑领域中。
然而,本申请人当将泡沫玻璃保温板应用于民用建筑领域中时,泡沫玻璃保温板采用碳化硅作为发泡剂,成本贵,而且采用碎玻璃作为原料进行发泡,容易存在气泡分布不均的问题,这必然会影响泡沫玻璃保温板的成品质量。为了改善这一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10772118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泡沫玻璃的制备方法,以石墨粉为发泡剂,与预处理后的玻璃粉混合后进行烧制,得到泡沫玻璃制品。然而该方法由于采用石墨粉(原料粒径通常不超过20微米)作为发泡剂,存在添加困难,其与玻璃粉通过球磨进行均匀性混合的效果要求较为苛刻,导致得到的泡沫玻璃保温板批次稳定性较差,在进行实际批量生产中难以进行质量管控,而且单纯采用玻璃粉作为原材料,石墨作为发泡剂,得到的泡沫玻璃保温板存在表面强度低、抗裂性较差以及耐久性差的缺陷;同时现有的玻璃保温板必经的工序即为高温烧结,消耗了大量能源,导致发泡玻璃保温板的制造成本高,而且也不利于建筑建材节能、低碳管理的技术发展方向。
对此技术现状,同时基于本申请发明人在建筑建材领域的专注研发经验以及所累积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大量实际应用案例验证,最终提出本申请技术方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发泡玻璃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具有优异保温、防火性能的前提下,制造成本低,重量轻,同时其制备过程不需要进行高温烧结,极大地节约了能源消耗,符合建筑建材节能、低碳管理的技术发展方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用发泡玻璃保温板,包括采用发泡工艺成型得到的免烧发泡玻璃保温板基体,所述免烧发泡玻璃保温板基体包括如下重量份数原料:
所述水泥可与玻璃粉发生聚合反应,所述纳米级无机多孔材料作为发泡增强剂,所述水溶性聚酯树脂和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在玻璃粉与水泥进行聚合的发泡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提高免烧发泡玻璃保温板基体的致密性和机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6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