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碳化炉外部保温材料隔热性能的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5884.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6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鹏;孙中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3/0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黄良宝 |
地址: | 73006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碳化 外部 保温材料 隔热 性能 模拟 方法 | ||
1.一种高温碳化炉外部保温材料隔热性能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采用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软件建立高温碳化炉保温层和炉内腔体的三维仿真模型,并设定相关参数,相关参数包括:保温层几何形状和几何尺寸,内部炉腔几何形状和几何尺寸,以及石墨加热管几何形状和几何尺寸;
(2)、将三维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步骤(1)建立的碳化炉保温层和炉内腔体的三维仿真模型传递到ICEM软件的Blocking模块中,在Blocking模块中采用O-Block方式对三维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划分策略采用BiGeometric方式,控制比率因子为默认值1.2,根据软件中网格质量的判断标准,同时保证整体结构的网格质量大于0.9,同时为了便于后期设置计算条件,定义所有三维仿真模型的进出口与壁面边界名称,包括保温层,加热管壁面,炉腔壁面;
(3)、将网格划分好的三维仿真模型导入ANSYS软件的FLUENT模块,并对FLUENT模块进行设置;
(4)、在ANSYS软件中的FLUENT模块里设置温度检测面,并进行仿真运算得到结果,以此作为判定高温碳化炉保温层材料隔热性能的指标;对ANSYS软件中的FLUENT进行设置的过程如下:
(4.1)、在User Defined选项导入根据设备运行工艺参数编制的自定义温度参数;
(4.2)、在General选项中,将y方向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根据要求设定为预设值,time选项设置为Transient瞬态传热;
(4.3)、将Models选项中的Energy勾选Energy Equation,Viscous Models选项中选取laminar模型,为了判断炉腔内气流运动状态,引入雷诺数进行描述,雷诺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其中v、ρ、μ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为特征长度;通过雷诺数的计算,进而选择湍流模型为laminar模型;
(4.4)、将Models选项中的Radiation Model勾选Surface to Surface,并在ViewFactor and Clustering选项点击Compute/Write/Read进行保存;
(4.5)、在Materials Fluid选项部分选择氧气和氮气,在Materials Solid选项部分新建保温材料,材料的属性主要有密度、比热容、导热系数,然后分别选择每种新建的保温材料;
(4.6)、在Cell Zone Conditions选项中将Fluid1部分设为氮气,Fluid2部分设为氮气,Fluid3部分设为空气;将Solid1部分设为第一种保温材料,Solid2部分设为第二种保温材料,Solid3部分设为第三种保温材料;
(4.7)、在Boundary Conditions选项中设置保温材料之间的传热方式为Coupled,加热管表面设置为UDF定义每小时内管壁温度值,炉腔内气体与保温材料、加热管之间传热方式为Coupled;
(4.8)、选择Check case后进行计算;选择Check case后进行计算基础的高温碳化炉传热计算的三维数学模型,包含的三维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分别如公式(1)、(2)、(3)所示:
式中,ρ-流体密度;t-时间;V-速度矢量,其中u、v、w为V在x、y及z三个方向上的分量;
动量方程的Navier-Stokes方程:
其中,μ是动力黏度,Fb是微元上的体积力;
能量守恒方程:
其中,h为炉内气体的比焓;λ为炉内气体的导热系数;gradT为气体传热面法向温度梯度;Sh为气体内部的热源;Φ为气体的耗散函数;
热传导问题的控制方程根据Fourier传热定律和能量守恒方程来建立,对固体而言,其瞬态温度场T(x,y,z,t)满足以下方程:
其中,ρ代表材料密度,CT代表材料比热,κx,κy,κz分别代表沿x,y,z方向的热传导系数,Q(x,y,z,t)代表物体内部热源强度;
选择高温碳化炉外部保温层三维仿真模型的监测面为过中心点的Y方向平面;
仿真结果包括:监测面的温度变化云图;
(5)、在相同设置条件下,通过将三维仿真模型设置不同参数并重复步骤(1)-(4),以进行多次模拟计算,由高温碳化炉保温层温度分布特性云图,以此确定不同保温层的材料与几何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58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