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储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74840.9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 发明(设计)人: | 莫文雄;潘可欣;黄青丹;马耀翔;王勇;胡一卓;宋浩永;王炜;陈于晴;李助亚;赵崇智;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B65D88/54;B65D90/54;B65D90/48;B65D90/32;B65D90/12;B65D9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前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0 | 代理人: | 张波涛;尹秀峰 |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储油 装置 | ||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新型储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用于存储变压器油;进油单元,用于将变压器油输入装置本体中;排油单元,用于将装置本体内的变压器油排出;排气单元,用于在进油或排油前将管路中的空气排出;监测单元,用于对变压器油的温度和水分含量进行实时监测。本公开能够实时监测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含量,并且在进油和取油过程中可防止空气进入储油装置,从而保持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储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因其散热好、造价低、损耗小和维护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电网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力变压器。变压器油是油浸式变压器的主要绝缘介质,与空气相比有着很高的绝缘强度。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油的上下对流散出,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可以消除变压器转换开关切换时产生的电弧,因此,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变压器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场运行中的变压器可能会出现缺油现象,而在实验室中也会对油浸式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故障进行模拟研究,因此我们需要对变压器油进行预处理并贮存,以备使用。变压器绝缘新油和标油的贮存需隔离水分和空气,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储油装置是油桶和油罐。使用油桶或油罐,会导致变压器油的性能在存储过程中下降,需要重复滤油,既增加成本,又可能因无法及时补油而造成安全隐患。并且由于大部分油桶或油罐是无水分监测的,若无水分监测,当变压器油中含水量增多时,变压器油的击穿电压降低,介质损耗因数升高,对金属部件的腐蚀能力会增强。且在进油和取油过程中,若空气进入储油装置,会引起变压器油氧化,使其性能降低。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储油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储油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含量,并且在进油和取油过程中可防止空气进入储油装置,从而保持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储油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用于存储变压器油;
进油单元,用于将变压器油输入装置本体中,所述进油单元包括进油容器、第一进油阀和进油截止阀,所述第一进油阀的一端和所述进油截止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进油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进油口连接至装置本体的第一进油孔;
排油单元,用于将装置本体内的变压器油排出,所述排油单元包括第一排油阀和排油截止阀,所述第一排油阀的一端和所述排油截止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排油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排油口连接至装置本体的第一排油孔;
排气单元,用于在进油或排油前将管路中的空气排出,所述排气单元包括第二三通阀和氮气瓶,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氮气瓶的输气口;
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旁路储油器,所述旁路储油器的一端通过第二排油阀连接至所述装置本体的第二排油口,另一端通过第二进油阀连接至所述装置本体的第二进油口,所述旁路储油器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水分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对变压器油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所述水分传感器用于对变压器油中的水分含量进行实时监测。
优选的,所述储油装置还包括抽气单元,用于对所述装置本体进行抽真空处理。
优选的,所述抽气单元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第一三通阀连接至装置本体上的气孔。
优选的,所述储油装置还包括气压平衡单元,用于向所述装置本体输入氮气使得装置本体内外气压平衡。
优选的,所述气压平衡单元包括氮气袋,所述氮气袋的输气口通过第一三通阀连接至装置本体上的气孔。
优选的,当所述储油装置需要进油时,需在第一进油阀和第二三通阀的连接处依次连接有进油容器油阀和进油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4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