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凹型碗状网架屋面雨水排水构造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74790.4 | 申请日: | 2020-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施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64;E03F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凹型碗状 网架 屋面 雨水 排水 构造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的一种内凹型碗状网架屋面雨水排水构造,技术方案为在碗状网架屋面的最低处设置泄水孔,泄水孔下方设置集水箱,虹吸排水管包括虹吸排水横管和虹吸排水竖管,虹吸排水竖管的上端与集水箱的箱底埋设虹吸雨水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虹吸排水横管;虹吸排水横管敷设在碗状网架屋面下方的横向管廊内,虹吸排水横管沿横向管廊至建筑物两端后沿外墙转换为立管落下,排至室外雨水消能井。其因地制宜,利用内凹型碗状网架屋面本身的构造特征,采用的虹吸排水系统既有效解决了屋面排水,又解决了建筑物内空间的布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碗状网架屋面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体育建筑屋面采用内凹型碗状铝合金轻网架,外高内低,无法按照常规设计方法在建筑屋面外沿设计天沟,布置雨水口、泄水口。
碗状屋面汇水面积巨大且无法分区,暴雨来临时雨水均汇聚在碗底,水量巨大,如无法快速及时排放,存在积水导致屋面坍塌的风险。
屋面雨水排水如采用传统的重力流排水系统,碗状屋面的排水立管数量将多至近百根,对于大空间的体育建筑,立管的排布及横管转换会影响室内空间布局及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凹型碗状网架屋面雨水排水构造,其因地制宜,利用内凹型碗状网架屋面本身的构造特征,采用的虹吸排水系统既有效解决了屋面排水,又解决了建筑物内空间的布局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凹型碗状网架屋面雨水排水构造,在碗状网架屋面的最低处设置泄水孔,泄水孔下方设置集水箱,集水箱的箱底埋设虹吸雨水口;虹吸排水管包括虹吸排水横管和虹吸排水竖管,虹吸排水竖管的上端与虹吸雨水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虹吸排水横管;虹吸排水横管敷设在碗状网架屋面下方的横向管廊内,虹吸排水横管沿横向管廊至建筑物的端部后沿外墙转换为立管落下,排至室外雨水消能井。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碗状网架屋面下方设有横向的马道,横向管廊为马道。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集水箱的侧壁上部设置溢流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内凹型网架屋面形状特点,设置自然汇流的排水口,采用虹吸雨水排水系统,结合建筑构造,设置集水箱、虹吸雨水口和虹吸排水管廊,快速排除屋面雨水, 且集水箱溢流口的设置可以排除超出暴雨设计重现期的积水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发明利用建筑构造和较少的管道,快速排除巨大屋面的雨水积水,保证了大型屋面的安全,且排水系统对建筑空间的影响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碗状网架屋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碗状网架屋面的立面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中泄水孔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雨水排水构造的节点详图。
图中的标号示意为:
泄水孔1, 集水箱2,虹吸雨水口3,虹吸排水竖管4,虹吸排水横管5,马道6,溢流口7,建筑物竖向受力构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4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