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3094.1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占利 |
主分类号: | B64C25/58 | 分类号: | B64C25/58;B64C25/62;B64C25/64;F03D9/11;F03D9/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范宇皓 |
地址: | 30020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绘 无人机 减震 起落架 | ||
1.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包括测绘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机腿(2)、固定机构、连接板(3)、安装板(8)、连接杆(9)和支撑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绘无人机本体(1)下端固定有两个无人机机腿(2),两个所述无人机机腿(2)上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通过连接板(3)与安装板(8)连接,所述安装板(8)通过四个连接杆(9)与支撑板(10)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杆(9)贯穿安装板(8)且与安装板(8)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8)与支撑板(10)之间固定有套接在四个连接杆(9)外侧的减震弹簧(11),四个所述连接杆(9)的上端均固定有第一活塞块(13),所述第一活塞块(13)密封滑动连接在第一活塞筒(12)内,所述第一活塞筒(12)固定在安装板(8)的上端,两个所述无人机机腿(2)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安装板(8)上端的第二活塞筒(15),所述第一活塞筒(12)上端通过连接管(14)与第二活塞筒(15)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筒(15)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块(16),所述第二活塞块(16)的上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上端连接有移动杆(20),所述移动杆(20)贯穿第二活塞筒(15)上端并与弧形托板(21)连接,且所述移动杆(20)与第二活塞筒(15)上端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8)上端固定有蓄电池(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管(4)、第二安装管(5)、电磁铁(6)和永磁铁(7),所述第二安装管(5)固定在无人机机腿(2)上,所述第一安装管(4)固定在连接板(3)上,所述第一安装管(4)与第二安装管(5)插接配合,所述第一安装管(4)内固定有永磁铁(7),所述第二安装管(5)内固定有电磁铁(6),所述电磁铁(6)与蓄电池(25)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管(4)的内径大于第二安装管(5)的外经且第一安装管(4)与第二安装管(5)过渡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缓冲板(17),上侧的所述缓冲板(17)与移动杆(20)连接,下侧的所述缓冲板(17)与第二活塞块(16)连接,两个所述缓冲板(17)之间嵌设有呈阵列分布的橡胶球,所述橡胶球包括大橡胶球(18)和小橡胶球(19),所述大橡胶球(18)和小橡胶球(19)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上且位于连接杆(9)处嵌设有第一滑套(23),所述连接杆(9)与第一滑套(2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筒(15)上端且位于移动杆(20)处嵌设有第二滑套(22),所述移动杆(20)与第二滑套(22)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托板(21)内侧粘贴有海绵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下端固定有多个且均匀分布的防滑垫(2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25)上端固定有风电机舱(26),所述风电机舱(26)前侧通过风电转轴(27)与风电扇叶(28)连接,所述风电机舱(26)与蓄电池(25)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占利,未经刘占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30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测绘用检测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杆塔避雷针自动更换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