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暴水炮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71305.8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3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许煜;高利贵;何兆开;刘洪军;贾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凯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3/00 | 分类号: | F41H13/00;F41B9/00;B62D63/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暴 水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暴水炮车,包括整车,所述整车包括车身底盘、驾驶室和水罐;该水炮车还包括脉冲水炮系统、脉冲减震系统、高压注入混合系统和瞄准系统,所述脉冲水炮系统由主水炮、高压软管、快拆接头、连接管、挠性减震组合体、高压水泵、进水碟阀和水泵吸水口组成;本发明通过将脉冲水炮系统中的主水炮安装在驾驶室的顶部最前端,与脉冲减震系统配合降低在脉冲射水时产生的震动,不仅实现主水炮通过脉冲远距离射水,还能够配合高压注入混合系统进行喷射雾化的CS防暴剂或染色剂,具有脉冲间隔时间短、脉冲威力大、可靠性高、震动小和节约清水的优点,并利用瞄准系统在威慑射程内对目标进行测距、捕捉、瞄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防暴水炮车。
背景技术
防暴水炮车是武警、公安和部队使用广泛的维和手段之一。
如今,国内现有的防暴水炮车主要的喷射介质是高压清水,再混合染色剂,CS防暴剂,达到震慑目的。其原理是在驾驶室后设置一个泵房,泵房后设置一个水罐,主射水炮设置在泵房的上面,与高压水泵通过管路连接,通过阀门管路控制等,达到高压射水的目的。此类防暴水炮车依然还存在多个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主水炮安装在泵房的正上方,就会产生两个影响,其一,在车辆限定高度的情况下,由于主水炮离驾驶室前档风玻璃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必然会影响到主水炮的俯角,俯角变小,打击盲区增大,制约了主水炮威力的发挥,对近距离的施暴份子有可乘之机。其二,现如今主流的防暴水炮车,主水炮除了具有高压喷射功能之外,还具有喷洒开花的效果(国内水炮车大多数无此功能),起到覆盖整个车头的目的。在水炮车向前推进的同时,主水炮开花喷射添加了CS防暴剂的水雾,可以有效地驱散堵路、堵车或靠近车辆的人员,起到近距离驱散作用。如果主水炮安装在泵房上,主水炮离车头较远,只会将CS防暴剂喷淋到水炮车驾驶室顶头上,驱散效果相差很多,既浪费了CS防暴剂,又没有很好的震慑作用。
2、水炮的压力来自于高压水泵,远距离射水时,水泵的转速和压力恒定。在常规的防暴水炮车的管路系统中,在混合染色剂及CS防暴剂的时候,高压水流通过负压比例混合器,将染色剂或CS防暴剂吸入负压比例混合器的混合室,通过混合扩散,并最终注入主管路。此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牺牲了一定的水路压力,才达到吸入混合的目的。由于降低了管道的压力,水炮也就无法远距离的喷射雾化染色剂或CS防暴剂(水炮射水距离只能达到40米远左右),降低了防暴水炮车的驱散范围,对更远距离的人员无法起到驱散作用,震慑威力减弱,驱散范围变小。
3、防暴水炮车的介质是清水,由于罐体的容积是有限的,在连续高压喷射的时候,很快就将罐体内的清水喷完,从而失去了驱散的能力。
4、主水炮在发射水柱的时候,一般都仅配有摄像系统,而摄像系统只能看清目标,不能控制主水炮的水柱精准的射向某一个暴徙或物体,因此,其喷射精度大大降低,近似于盲射。往往需要断续喷射两三次,在不断的修正、对准的情况下,才能命中目标,而人员又是在不断的移动,因此,更加增加了喷射命中的难度。在有限的罐体容积情况下,将会消耗更多的清水,极大的降低了防暴水炮车性能,也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以上情况,是现有防暴水炮车在执法驱散过程中,所暴露的缺点与不足。由于现有防暴水炮车存在的诸多问题,已难以完成施暴多样化、现场复杂化的驱暴任务,因此,迫切需要一款从实战角度研发的新型防暴水炮车,来填补现有防暴水炮车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主水炮获得更大射水方位和范围以及更远混合液距离,和带有减震的脉冲水炮系统实现脉冲射水能力的防暴水炮车,它具有可靠性高、震动小和节约清水的技术特点,主水炮配合瞄准系统能够在威慑射程内对目标进行测距、捕捉、瞄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凯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凯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13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