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折叠收纳的救生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71225.2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超 |
| 主分类号: | E06C1/383 | 分类号: | E06C1/383;E06C7/00;E06C7/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崔雅丽 |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折叠 收纳 救生 | ||
本发明涉及救生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方便折叠收纳的救生梯,包括主体、密闭机构、限位机构、折叠机构、抵触机构、伸缩机构和箱体;通过密闭机构的设置便于对主体的内部进行检修,通过限位机构的设置能够避免密封部件意外打开,提高了主体的使用安全性,通过折叠机构的设置便于将折叠的救生梯快速伸展开来,组成可以触地的长梯,从而便于人员的攀爬,通过抵触机构的设置便于自动将梯子推出到主体的外侧,使得使用时间更加的省力,通过伸缩机构的设置便于露出主体内部滑出梯子的出口槽,且能够在无需使用主体时收纳进箱体的内部,从而避免了主体突出不美观且避免了梯子意外滑出,提高了主体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方便折叠收纳的救生梯。
背景技术
救生梯通常别于主要日常楼梯,以做为第二通道的特性设置,美国有诸多早期建筑以焊接铁架的型态设置于建筑外部,一方面不会构成建筑结构负担,二方面设于户外不会占用室内空间,三方面火灾在外部逃生比较能避免烟囱效应。后期新建的建筑基于美观等因素,已将救生梯改于建筑内,并使用厚重但易单向开启的防火门以避免火势及烟雾沿救生梯上窜至各楼层。
然而,传统的救生梯大多是采用绳子组成的软梯,当需要使用的场合处于高楼区域且有火灾的威胁时,则此种易燃烧的软梯不适合此处使用,另外的当使用场合的天气极为恶劣时,软状的绳梯容易被大风吹动,从而致使软梯无规则的摇晃,不便于使用者攀爬或速降,降低了逃生进度甚至面临中途掉落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折叠收纳的救生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折叠收纳的救生梯,包括主体、密闭机构、限位机构、折叠机构、抵触机构、伸缩机构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滑动有所述主体,用于方便对所述主体内部的救生零部件进行检修的所述密闭机构设于所述主体的一侧,用于对所述密闭机构和所述主体之间进行限位的所述限位机构设于所述密闭机构的内部,用于方便将救生梯折叠收纳进所述主体内部的所述折叠机构设于所述密闭机构的一侧,且所述折叠机构设于所述主体的内部,用于将所述折叠机构内部的救生梯部件自动伸展到所述主体外侧的所述抵触机构设于所述主体的内部,用于方便将所述主体切换到使用模式的所述伸缩机构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且所述伸缩机构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密闭机构包括密封盖、第一滑块、握槽、第一限位滑杆、第一滑槽、三角块、限位杆、第一弹簧和拉簧,所述主体的一端转动有所述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顶端和底端的内部分别滑动有所述第一限位滑杆,所述第一限位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设有所述握槽且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固定有所述三角块且内部滑动有所述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转动于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杆的中部固定有所述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上。
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滑槽、第二限位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设有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有所述第二限位滑杆,所述第二限位滑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密封盖延伸至所述主体侧壁的内部,所述第二限位滑杆的端部卡合于所述主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限位滑杆的侧壁上缠绕有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限位滑杆的侧壁上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超,未经徐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1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