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保护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1081.0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7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凯;高伟豪;王崇;张宏毅;刘小兵;李润梁;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脸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5 | 分类号: | G06F21/55;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 |
地址: | 英国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保护 方法 装置 介质 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保护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联合训练模型的主动参与方的目标批次的参考样本分别对应的梯度关联信息;根据目标批次的全部参考样本中正例的参考样本和负例的参考样本分别所占的比例,确定待添加的数据噪声的约束条件;根据参考样本对应的梯度关联信息和约束条件,确定待添加的数据噪声的信息;根据待添加的数据噪声的信息对每一参考样本对应的初始梯度传递值进行修正,以得到目标梯度传递信息,其中,目标批次中对应于不同样本标签的参考样本所对应的目标梯度传递信息一致;将目标梯度传递信息发送至联合训练模型的被动参与方,以使被动参与方根据目标梯度传递信息调整联合训练模型的参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保护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为了保护数据安全和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相关的方式通常采用联合训练模型来实现在不暴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完成机器学习模型的共同训练。针对有监督机器学习模型,通常将拥有样本标签数据的一方称为主动参与方(active party),将未拥有样本标签数据的一方称为被动参与方(passive party)。主动参与方所拥有的样本标签数据是在联合训练模型中需要进行保护的重要数据之一。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联合训练模型的主动参与方的目标批次的参考样本分别对应的梯度关联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批次的全部参考样本中正例的参考样本和负例的参考样本分别所占的比例,确定待添加的数据噪声的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参考样本对应的梯度关联信息和所述约束条件,确定待添加的数据噪声的信息;
根据所述待添加的数据噪声的信息对每一所述参考样本对应的初始梯度传递值进行修正,以得到目标梯度传递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批次中对应于不同样本标签的参考样本所对应的目标梯度传递信息一致;
将所述目标梯度传递信息发送至联合训练模型的被动参与方,以使所述被动参与方根据所述目标梯度传递信息调整所述联合训练模型的参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联合训练模型的主动参与方的目标批次的参考样本分别对应的梯度关联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批次的全部参考样本中正例的参考样本和负例的参考样本分别所占的比例,确定待添加的数据噪声的约束条件;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样本对应的梯度关联信息和所述约束条件,确定待添加的数据噪声的信息;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添加的数据噪声的信息对每一所述参考样本对应的初始梯度传递值进行修正,以得到目标梯度传递信息,其中,所述目标批次中对应于不同样本标签的参考样本所对应的目标梯度传递信息一致;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梯度传递信息发送至联合训练模型的被动参与方,以使所述被动参与方根据所述目标梯度传递信息调整所述联合训练模型的参数。
第三方面,提供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脸萌有限公司,未经脸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1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识别应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路面坑洞填充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