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热控服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70898.6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秦洋;文慧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洋 |
主分类号: | F24F11/58 | 分类号: | F24F11/58;F24F11/54;F24F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娟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慧 服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热控服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热力站的站内设备运行数据、热力站环境数据、热力管路运行数据、冷源实时数据、热源实时数据、换冷热设备运行数据和循环设备运行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主服务器;主服务器接收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并进行汇总,将汇总后的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根据所管辖的水网压力、温度、流速以及汇总后的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对失压和失温进行实时预警,通过主服务器向执行设备模块发送联动控制指令;执行设备模块执行云服务器的联动控制指令,调整相应设备的运行数据。该系统实现热力控制无级智能调整,避免了人工调整出现误差,在发现设备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热控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很快,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城市供热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必然增加和提高。近年来,建设部又提出了民用建筑节能75%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控制。为了保证集中供热正常运行,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及热能损失,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提高用户室内舒适性,达到最大节能效果,必须根据系统情况配备一系列的检测计量及调节控制系统。同时,温控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集中供暖地区,是落实民用建筑节能75%目标的关键举措。
集中供热系统是由供热热源、供热管网和热用户三个部分组成的。供热热源是指在区域锅炉房或热电厂内,利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加热供热系统热媒的供热设备。供热管网是指将热源产生的热媒传输给各热用户的管路系统及其输送设备。热用户用热系统是指热用户内的采暖系统,生活用热水供热系统和生产用热系统及其用热设备。
目前的热力控制系统多采用人工调整,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存在经验性调控,可能出现调整误差或失误,无法将各个热力设备、设施及能量、能耗匹配至最佳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热控服务系统,采集热用户的用热数据及设备运行情况,通过物联网发送至云服务器智能分析后进行智能优化调整,实现热力控制无级智能调整,避免了人工调整出现误差。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热控服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主服务器、云服务器和执行设备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热力站的站内设备运行数据、热力站环境数据、热力管路运行数据、冷源实时数据、热源实时数据、换冷热设备运行数据和循环设备运行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主服务器;
所述主服务器接收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并进行汇总,将汇总后的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管辖的水网压力、温度、流速以及汇总后的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对失压和失温进行实时预警,通过主服务器向执行设备模块发送联动控制指令;
所述执行设备模块执行云服务器的联动控制指令,调整相应设备的运行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热控服务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主服务器汇总,主服务器将汇总后的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对设备个体、区域、整体运行数据做出分析、整理,给出最优运行方案,控制相关的执行设备模块进行联动调控,实现热力控制无级智能调整,避免了人工调整出现误差。在运行中发现设备异常,发出预警信息,及时提醒用户注意,避免热力的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洋,未经秦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0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