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科用检查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70808.3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霞;潘建亮;杨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春霞 |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A61M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王学贞 |
| 地址: | 2724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检查 辅助 装置 | ||
1.一种超声科用检查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结构下方的第二壳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端部的滑轮,所述第二壳体结构包括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科用检查辅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下方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下方的连接框、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下方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下方的第一连接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环上的拉线,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上方的第二弹簧、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端的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活塞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活塞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绕过所述滑轮,所述滑轮处于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伸入到所述连接框内且与其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轮枢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下端的密封框,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收容于所述密封框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密封框内且顶靠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所述第二壳体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下方的出料框,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下方的挤压块,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出料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活塞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块与所述出料框相适配,所述超声科用检查辅助装置还包括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动框、设置于所述转动框轴向一侧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电机,所述转动框位于所述出料框的下方,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框轴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转动框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框内的吹气框、设置于所述吹气框轴向一端的连接管,所述转动框的外圆周面山设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吹气框收容于所述转动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吹气框的下表面呈平面状,所述吹气框的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五通孔,所述转动框远离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吹气框的轴向靠近所述第四通孔的一端设有第六通孔,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吹气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外部的管道,所述第一壳体一侧面的上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框的轴向一端至另一端延伸时,所述转动框的外圆周面的直径先变小再变大,所述转动框轴向两端面的直径大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春霞,未经孙春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708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