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架轴端柱式永磁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9886.1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2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苗秀娟;孙国营;昝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21/24 | 分类号: | H02K21/24;H02K1/27;H02K1/18;H02K9/06;H02J7/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厉田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架 轴端柱式 永磁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的转向架轴端柱式永磁发电装置,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机罩和承载鞍,承载鞍固装在转向架上,转子组件安装在转轴的轴端端盖的端面并随转轴同心转动,定子组件安装在机罩上,机罩安装在承载鞍上,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相互套合并形成径向间隙。本发明具有轴向尺寸小,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可靠性高,维护简单,实用性强且不会改变车轴原有内部结构等优点,实现了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本发明安装有电磁线圈的机罩不以转轴为安装基础,根据对电能所需,可在一定空间内增大永磁铁及相应的电磁线圈的尺寸;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内安设有散热结构,及时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散出,避免热量过高影响发电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转向架轴端柱式永磁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列车的速度不断的突破,随之带来的能耗也不断增加,为了让保证列车的安稳运行,满足列车整体的供电需要,充分利用列车动能,提高运输效率,因此设计一种合理实用转向架轴端发电装置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在转向架装发电装置需要在转向架单独布置,且采用皮带传动,因此转向架轴需要单独设计;由于电机在转向架上不能中心对称,因此其动力学参数匹配较困难。同时由于增加了电机的簧间质量,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会变差。而且,转向架上带有发电装置的转向架一般是客车转向架,其构架为整体结构,可以固定、安装;对于货车这种三大件式的转向架,由于构架会产生菱形变形,因此传统的转向架发电装置没法安装。
专利“一种铁路货车轴端盘式永磁发电装置(专利号:201210561240.X)”将发电装置安装在列车车轴上,解决了发电装置占用了转向架较大空间、轴单独设计、货车转向架无法安装等问题,但该装置将定子结构与转子结构包覆在轴箱端盖内部,并通过轴箱端盖与套设于车轴上的轴箱轴承座固定连接,轴箱端盖以车轴为安装基础,此结构使得轴箱轴承座、定子结构、转子结构与车轴直径需配套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现提供不占用转向架空间、轴不需单独设计、轴箱端盖不以车轴为安装基础且及时散热的转向架轴端柱式永磁发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转向架轴端柱式永磁发电装置,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机罩和承载鞍,所述承载鞍固装在转向架上,所述转子组件安装在转轴的轴端端盖的外端面并随转轴同心转动,所述定子组件安装在机罩上,所述机罩安装在承载鞍上,所述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相互套合并形成径向间隙。
优选地,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电磁线圈、线圈后罩盖和线圈前罩盖,所述线圈后罩盖和线圈前罩盖将所述电磁线圈嵌装于所述机罩内。
优选地,所述机罩上开设有放置所述电磁线圈的通孔,所述通孔上扩开有放置所述线圈后罩盖的放置槽,所述线圈后罩盖和线圈前罩盖均与所述机罩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线圈后罩盖和线圈前罩盖均与所述机罩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永磁铁和永磁铁安装底座,所述永磁铁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永磁铁安装底座上,所述永磁铁安装底座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轴端端盖上,所述永磁铁与所述电磁线圈相互套合并形成径向间隙。
优选地,所述永磁铁安装底座上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机罩底部连接有进风罩,所述线圈前罩盖上开设有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承载鞍上设有定位销,所述机罩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轴向尺寸小,体积小,生产成本低,可靠性高,维护简单,实用性强且不会改变车轴原有内部结构等优点,实现了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本发明安装有电磁线圈的机罩不以转轴为安装基础,根据对电能的所需,可在一定空间内增大永磁铁及相应的电磁线圈的尺寸;本发明的发电装置内安设有散热结构,及时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散出,避免热量过高影响发电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9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