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间智能化送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9615.6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7/003;F24F8/108;F24F8/158;F24F13/10;F24F13/28;F24F13/02;F24F6/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张华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间 智能化 送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间智能化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设置于车间的底部,送风机构包括将车间外部空气的吸入的送风单元,所述车间的底部设有接收送风单元中空气并将空气排入车间内部的送风盒,所述送风盒中设有将空气呈螺旋状向上输送的绞龙与过滤进入车间内部空气的过滤层组件,在空气经过送风盒中的绞龙进入车间内部时,进入车间内部的空气呈螺旋状向上输送,送风单元将外部的空气输入多组送风盒后从其上部的送风开口呈螺旋状向上输送进入车间的内部,保证了车间内部的进风均匀,且空气呈螺旋状进入车间中,避免了直吹在人体附近容易形成温度过低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工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智能化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车间是企业里完成生产过程中一个工序或单独生产一种产品的单位。下设若干工段和生产小组。
现有技术中,车间中作业,如焊接、高温作业等情况下工作环境较差,容易产生高温,且空气中含有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或者其它加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高温、粉尘等情况,车间的加工环境较差,且车间长时间无阳光照射,内部容易滋生灭菌灯;为此我们提供一种车间智能化送风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间智能化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构,进入车间内部的空气呈螺旋状向上输送,送风单元将外部的空气输入多组送风盒后从其上部的送风开口呈螺旋状向上输送进入车间的内部,保证了车间内部的进风均匀,且空气呈螺旋状进入车间中,避免了直吹在人体附近容易形成温度过低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车间智能化送风系统,包括:
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设置于车间的底部,送风机构包括将车间外部空气的吸入的送风单元,所述车间的底部设有接收送风单元中空气并将空气排入车间内部的送风盒,所述送风盒中设有将空气呈螺旋状向上输送的绞龙与过滤进入车间内部空气的过滤层组件,在空气经过送风盒中的绞龙进入车间内部时,进入车间内部的空气呈螺旋状向上输送;
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设置于车间的顶部,出风机构包括将车间中空气排出至外部的出风孔,所述车间的一侧设有提供吸力供车间中空气通过出风孔排出车间的出风单元,在送风机构送风进入车间中时,车间内部本身存在的空气经过新进入车间中的空气推动而上升从出风孔处排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车间的底部设有地面,所述送风盒埋设于地面表面的地埋槽中,所述绞龙固定在垂直设置于送风盒底部的支撑轴上,所述送风盒的顶部设有中间板和包覆于中间板外围的外环,所述外环与中间板之间设有供送风盒中空气进入车间内部的送风开口,所述中间板和外环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外环的外圈处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送风盒的上端内圈处。
本实施例中,送风盒在地面的表面设有多组,送风单元将外部的空气输入多组送风盒后从其上部的送风开口呈螺旋状向上输送进入车间的内部,保证了车间内部的进风均匀,且空气呈螺旋状进入车间中,避免了直吹在人体附近容易形成温度过低的现象,而进入车间中的空气推动车间中原有的空气从其上端的出风孔排出,达到了送风、出风的内外循环状态,适用于车间中加工容易产生废气及有害气体时使用,可将废气及有害气体实时排出,提高了车间的加工环境,有益于员工的身体健康,在通过出风单元将车间中的空气吸出时,可在出风单元的端部设有气体过滤组件,保证排出的气体符合环保要求,其中,出风单元和送风单元均可使用风机等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送风盒的上端设有卡合在地面上表面地埋槽一侧设有的卡槽中的卡块。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卡块卡合在送风盒中,可使在地埋槽中安装送风盒时,将送风盒上的第一内接管、第二内接管、第三内接管与灭火管道、加湿管道、送风管道正好对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送风盒的下端内圈处设有基环,所述基环的中部设有滤网,滤网上下方的基环形成容纳所述过滤层组件的梯形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96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带孔管材高压成型设备及高压成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生儿用保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