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进出式垃圾中转站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69521.9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彭泽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泽方 |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B65F7/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颜汉华 |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进出 垃圾 中转站 | ||
1.一种单向进出式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压缩箱(2)、转料机构(3)、入料箱(4)、转料滑轨(5)、料斗提升机构(6)和料斗滑轨(8),所述底座(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压缩箱(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入料箱(4)设置在压缩箱(2)上,所述料斗滑轨(8)从压缩箱(2)的出料门(23)一侧的地面或地面基坑内向上延伸至转料机构(3)的上方且位于底座(1)的侧面,所述转料滑轨(5)设置在压缩箱(2)上并从压缩箱(2)的侧面向外延伸至与垃圾中转站的外壳骨架相连,所述料斗提升机构(6)用于承载垃圾收集车卸载的垃圾并沿料斗滑轨(8)从底部将垃圾向上运输并倾倒至转料机构(3)内,所述转料机构(3)用于承载料斗提升机构(6)输送的垃圾并沿转料滑轨(5)移动至入料箱(4)附近后将垃圾转运至入料箱(4)内,垃圾经入料箱(4)落入压缩箱(2)内,垃圾在压缩箱(2)内经过压缩处理后从出料门(23)处出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进出式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料机构(3)包括转料箱(31)、转料小车(32)、转料油缸(33)和翻转油缸(34),所述转料小车(32)设置在转料滑轨(5)上,所述转料油缸(33)与转料小车(32)相连并用于驱动转料小车(32)在转料滑轨(5)上滑动,所述转料箱(31)设置在转料小车(32)上并与转料小车(32)可转动式连接,所述翻转油缸(34)与转料箱(31)相连并用于驱动转料箱(31)进行翻转以将垃圾倾倒至入料箱(4)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进出式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斗提升机构(6)包括料斗(61)、举升前臂(64)、举升后臂(66)和举升油缸(67),所述料斗(61)设置在料斗滑轨(8)上并可沿料斗滑轨(8)上下滑动,所述举升前臂(64)的第一端与料斗(61)相连,举升前臂(64)的第二端与举升后臂(66)的第一端相连,举升后臂(66)的第二端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举升油缸(67)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举升后臂(66)相连,所述举升油缸(67)用于通过举升后臂(66)和举升前臂(64)驱动料斗(61)在料斗滑轨(8)上进行上下滑动;
或者,
所述料斗提升机构(6)包括料斗(61)和料斗提升装置,所述料斗(61)设置在料斗滑轨(8)上并可沿料斗滑轨(8)上下滑动,所述料斗提升装置安装在转料机构(3)上并通过绳缆与料斗(61)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进出式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斗滑轨(8)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轨道,两根轨道的下端平行、上端分开,料斗(61)在两根轨道的平行段平稳上行、在分开段进行翻转卸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进出式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压缩箱(2)的上方并与其相连的除臭净化系统(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进出式垃圾中转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臭净化系统(7)包括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气体净化箱(71)、真空泵(72)和水汽分离箱(73),所述气体净化箱(71)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711)和第二进气口(712),所述第一进气口(711)用于与垃圾中转站的压缩箱(2)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712)用于与垃圾中转站室内连通,所述真空泵(72)通过进气管(721)与气体净化箱(71)的出口管(713)相连,且通过出气管(722)与水汽分离箱(73)相连,真空泵(72)开始工作后在气体净化箱(71)内产生负压,从第一进气口(711)和第二进气口(712)处分别将压缩箱(2)内的混合气体和垃圾中转站室内的空气抽入气体净化箱(71)内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气体再依次经过出口管(713)、真空泵(72)输送至水汽分离箱(73)内进行水汽分离处理,气体最后从水汽分离箱(73)的排气孔(734)排向外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泽方,未经彭泽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95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提手强度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