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8066.0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诚;柳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74 | 分类号: | B29C65/74;B29C65/08;B29C65/78;B29L31/4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资凯亮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105国道大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加工 生产线 | ||
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用于在口罩布上焊接耳带形成口罩,包括:口罩布传送组件、耳带切断装置和自动焊接仪;耳带切断装置用于将耳带切断,并由自动焊接仪焊接于口罩布;上绕线主体的两侧设有上夹线槽,下绕线主体的两侧设有下夹线槽;上绕线夹具和下绕线夹具两者中的一者的夹持部可复位地抵靠于上夹线槽,另一者的夹持部可复位地抵靠于下夹线槽;移动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焊接柱,用于驱动焊接柱水平移动,使焊接柱经过于焊接伸入口;耳带切断装置,其切割部于焊接伸入口处将耳带切断。本加工生产线通过绕线机构、口罩布传送组件和耳带切断装置对口罩耳带进行上料、切割和焊接,能提供全自动的耳带与口罩布的组装功能,提高了口罩的耳带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加工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口罩制作工艺主要是由机械装置全自动地批量生产;而口罩主要包括多层具有过滤功能的滤布和用于挂在耳朵的挂耳;而现有技术是通过将耳带焊接于口罩布的表面,且耳带挂于用户的左右耳位置,因此口罩面上会设置有两条耳带;但由于耳带的切割和传送及焊接的结构复杂,切割部、传送部和焊接部之间的结构不够简洁,大批量生产时,左右耳的加工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其通过口罩布传送组件、耳带切断装置和自动焊接仪对耳带焊接于口罩布上。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罩的加工生产线,用于在口罩布上焊接耳带形成口罩,包括:口罩布传送组件、耳带切断装置和自动焊接仪;
所述口罩布传送组件用于向所述自动焊接仪传送所述口罩布;
所述耳带切断装置用于将耳带切断,并由所述自动焊接仪焊接于所述口罩布;所述自动焊接仪包括:绕线机构、自动焊接装置和移动驱动器;
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机构驱动器、上绕线主体、下绕线主体、绕线凸块、上绕线夹具和下绕线夹具;
所述机构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绕线主体和/或下绕线主体,用于驱动所述上绕线主体和/或下绕线主体转动;所述上绕线主体与下绕线主体呈上下位置连接,两者之间形成焊接伸入口;所述上绕线主体的上端连接所述绕线凸块,所述下绕线主体的下端连接所述绕线凸块;所述上绕线主体的两侧设有上夹线槽,所述下绕线主体的两侧设有下夹线槽;所述上绕线夹具和所述下绕线夹具两者中的一者的夹持部可复位地抵靠于所述上夹线槽,另一者的夹持部可复位地抵靠于所述下夹线槽;
所述自动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柱和焊接板;
所述移动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焊接柱,用于驱动所述焊接柱水平移动,使所述焊接柱经过于所述焊接伸入口;
所述耳带切断装置,其切割部于所述焊接伸入口处将所述耳带切断。
优选地,所述下绕线夹具包括:夹具驱动器、夹具同步板和活动夹具块;
所述夹具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具同步板,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同步板移动;所述夹具同步板移动时,带动所述活动夹具块活动,使所述活动夹具块活动于所述上夹线槽的槽口或下夹线槽的槽口,以调节槽口大小。
优选地,所述上绕线夹具包括:夹具导向柱、夹具基座和所述活动夹具块;
所述夹具导向柱安装于所述夹具基座;所述夹具基座分别安装于所述上夹线槽外和下夹线槽外;所述活动夹具块可复位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夹具导向柱;所述夹具同步板移动时,抵靠于所述活动夹具块,以驱动所述活动夹具块绕所述夹具导向柱转动。
优选地,所述上绕线主体和/或下绕线主体设有复位伸入槽;所述上绕线夹具包括: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复位伸入槽内;
所述活动夹具块设有驱动部、复位部和所述夹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8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