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级电容器用改进型自支撑氮掺杂多孔石墨烯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67818.1 申请日: 2020-11-13
公开(公告)号: CN112479187A 公开(公告)日: 2021-03-12
发明(设计)人: 宋宏芳;赵东辉;周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1B32/184 分类号: C01B32/184;H01G11/24;H01G11/32
代理公司: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吴成开;徐勋夫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超级 电容 器用 改进型 支撑 掺杂 多孔 石墨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改进型自支撑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聚多巴胺的强吸附性和粘结性和镍粉、铝粉和铜粉粘结成一个块体,在高温条件下,包裹在镍粉、铝粉和铜粉周围的聚多巴胺前体发生热分解,在镍、铝和铜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氮掺杂石墨烯材料,同时块体中的纳米镍粉、铝粉和铜粉去除后形成的纳米空洞保证了石墨烯的多孔性,得到高质量的氮掺杂石墨烯,所得氮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厚度约为8‑12层,氮含量在15%以上,比表面积在1800 m2/g以上。该技术方案中需求设备少,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反应过程易于控制、危险性小、成本低、可批量生产,极易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改进型自支撑氮掺杂多孔石墨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又叫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al Double-Layer Capacitor)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节约能源和绿色环保等特点。超级电容器用途广泛。用作起重装置的电力平衡电源,可提供超大电流的电力;用作车辆启动电源,启动效率和可靠性都比传统的蓄电池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传统的蓄电池;用作车辆的牵引能源可以生产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的内燃机、改造现有的无轨电车;用在军事上可保证坦克车、装甲车等战车的顺利启动(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作为激光武器的脉冲能源。按照充放电机理,超级电容器可以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主要使用碳基材料,赝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有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伴随电子产品对电源设备的更高要求,不添加任何粘结剂和导电剂的自支撑超级电容器材料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二维石墨烯纸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整体性、自支撑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石墨烯片层的堆积使得形成双电层的有效面积减小。因此,研究对其改性是否可克服该缺陷。Ruoff等人在Graphene-BasedUltracapacitors 一文中首次将化学修饰石墨烯材料应用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中,但是,发现水系和有机系电解液的比电容值都较低,其分析认为造成质量比电容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还原制备的化学修饰石墨烯电极材料再次团聚而造成其有效比表面积大大降低,无法吸附大量的电解液离子。另外,原始的碳材料的电学性能相对较弱,截至目前,已发现的碳基能源材料均是被掺杂的纳米碳材料,即异原子掺杂碳材料。这是因为,掺杂的异原子,尤其是氮原子,不仅可以提供孤对电子,还能够改变碳原子的自旋密度和电荷密度,使其具有很高的自旋密度。同时,电子可以从相邻的碳原子贡献至氮原子中,同时电子还可通过氮原子反馈到碳原子的pz轨道中,从而提高其电学性能。现有石墨烯氮掺杂方法中大多采用气相体系中通过高温或电弧放电的方法将氮原子掺杂到石墨烯的晶格中,但这些方法需采用高真空系统等专业设备,还需使用高危险性的氢气、腐蚀性的氨气等,其制备条件苛刻、成本高、危险性大,而且石墨烯的多孔性得不到保证,故不适宜大规模生产。因此,发展快速、绿色、简便的N掺杂多孔石墨烯的合成方法仍然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改进型自支撑氮掺杂多孔石墨烯及制备方法,其可制备出更高比表面积、更高质量的氮掺杂石墨烯,该方法使用的原料无毒、便宜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因此,该方法是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规模化生产高比表面积高质量的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绿色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改进型自支撑氮掺杂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将12-15g 纳米镍粉粉末、5-8g纳米铝粉粉末和10-12g纳米铜粉粉末依次分散在1500-2000mL 浓度为 6-8mg/mL的多巴胺/Tris-HCl的缓冲溶液中,超声振荡2h,然后室温机械搅拌反应 3-4h,60℃下加热2-3h,待成糊状用辊径为45cm的辊压机压成片状,得到片状氮掺杂多孔石墨烯前驱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78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