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军事信息系统间信息链路动态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7329.6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8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蓝羽石;赵宇;张政伟;成海东;李云茹;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69/08 | 分类号: | H04L69/08;H04L45/12;H04L41/1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于瀚文;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军事 信息系统 信息 动态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构军事信息系统间信息链路动态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分布式地在各作战节点设置通信代理,无需约定统一信息通信接口,即可实现不同作战节点上部署的异构军事信息系统间信息的按需流转和交互。通信代理是具有通信资源管理、通信协议转换、通信转发、信息表示转换、信息收发和路径规划等功能的硬件或软件,能够通过多通信代理间通信协议转换和转发实现跨节点的端到端按需传输,通过信息表示转换实现异构信息系统间信息交互;通信代理中存有表示当前节点间通信连通性的连接图,且在本节点连接状态更新或接收到其他节点更新信息时,更新本地连接图并向与本节点连通的节点传递该更新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构军事信息系统间信息链路动态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军事通信中常用的有线、无线通信技术,主要使用广播、组播等来实现多节点间的高时效信息共享。但是,目前信息传输链路大多需要预先规划后,基于预案构建,体系动态适变能力有限,对于机动节点在战场强对抗条件下可能存在的随遇入网问题没有给出有效解决方案,也无法应对具有不同通信手段的跨节点异构信息系统间的信息按需动态交互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面向未来战场复杂、不确定性任务场景下,跨平台异构军事信息系统间信息通信链路动态构建场景,解决战场大范围通信、网络拓扑动态变化条件下,跨节点端到端按需通信传输的稳健性和异构军事信息系统间信息交互协议的快速兼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军事信息系统间信息链路动态构建方法,通过在每一节点设置通信代理,使得每一节点都可作为转发节点,来扩大通信的范围;通过在通信代理中建立和持续更新连接图,并在通信包转发过程中不断重新选择规划最优路径来抵抗网络变化,实现更稳健的通信;通过在通信代理中实现协议转换功能,解决异构军事信息系统间协议不兼容的问题。
本发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具有可独立运行的信息系统和通信设施的指挥所、武器平台、传感器等视作通信节点(以下简称为节点),为每一节点赋予全局唯一的编号用作标识;
步骤2,在每一节点设置通信代理;
步骤3,每一节点的通信代理建立并持续更新连接图;
步骤4,当信息系统间有信息交互需求时,基于连接图完成数据发送过程。
步骤2中,每一节点的通信代理用于,管控本节点的通信资源、监控本节点与其他节点的连接状态、与本节点的军事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接收其他节点传递来的信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向其他节点发送本节点连接状态变化、接收其他节点状态变化、维护表示现有节点及节点间通信连通性和各节点通信代理支持的通信协议及信息表示转换的连接图、根据本节点状态变化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的状态变化更新连接图、根据连接图进行信息链路路径规划,以及根据本节点连接状态变化及其他节点传递的信息中的转发指令序列或路径规划转发信息,进行通信协议转换及信息表示转换。
步骤3中,建立连接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a1,每一节点的通信代理获取与本节点连通的节点编号,根据本节点的连接状态、通信代理支持的通信协议转换和通信代理支持的信息表示转换,以及当前时间构建连接图;
步骤3-a2,每一节点的通信代理向与本节点连通节点的通信代理发送本节点的连通信息、通信代理支持的通信协议转换信息和通信代理支持的信息表示转换信息和发出时间;
步骤3-a3,每一节点的通信代理接收其他节点的通信代理发送的连通信息、支持的通信协议转换信息、支持的信息表示转换信息和发出时间后,如果上述三种信息(即连通信息、支持的通信协议转换信息、支持的信息表示转换信息)中任一种或多两种以上与本节点通信代理的连接图不一致,则对本节点通信代理的连接图进行相应的更新,并向与本节点连通的除发送该连通信息的节点外的其他节点的通信代理发送上述三种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73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