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伸缩式检具定位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66509.2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李永联 |
| 地址: | 24100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伸缩 式检具 定位 机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伸缩式检具定位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定位机构包括伸缩定位导向座、伸缩定位滑块、操作手柄以及定位组件;伸缩定位导向座上设有导向孔和横向通孔;伸缩定位滑块沿水平方向可滑动设置于横向通孔内,伸缩定位滑块上设有工作面和非工作面;定位组件沿竖直方向可伸缩设置于导向孔上,并通过夹紧组件夹设伸缩定位滑块上;操作手柄设置于伸缩定位滑块一侧,并可带动伸缩定位滑块沿水平方向左右滑动,从而使定位组件的底面能够在伸缩定位滑块的工作面和非工作面上切换;本发明提供的快速伸缩式检具定位机构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检具上定位组件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快速切换,方便操作,提高使用效率和定位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快速伸缩式检具定位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伸缩式检具定位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零件在检具上进行测量时,经常会需要定位基准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如:门盖总成的内板定位和外板定位、翼子板零件的两套定位基准等),来实现不同定位系统下零件状态的检测对比,从而确定零件在检测状态和装配状态下的差异,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如图1所示,目前的切换式定位机构,一般在定位面/定位销连接杆套上设置L型槽14,操作手柄通过在“L”型槽中的运动,来实现定位机构伸缩;零件放在检具上之后,定位面基本都被零件遮挡,操作的时候一般都是不可视的;现有的这种结构,手工推动手柄在“L”型槽里运动的时候无法准确快速的找对“L”型槽的开口方向,操作困难,效率低,需要固定方向的定位机构,在伸缩过程中也会发生转动,影响定位效果。
基于上述零件在检具上测量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快速伸缩式检具定位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零件在检具上测量效率低、操作不方便、定位不方便的问题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伸缩式检具定位机构,包括伸缩定位导向座、伸缩定位滑块、操作手柄以及定位组件;伸缩定位导向座上设有导向孔和横向通孔;伸缩定位滑块沿水平方向可滑动设置于横向通孔内,伸缩定位滑块上设有工作面和非工作面;定位组件沿竖直方向可伸缩设置于导向孔上,并通过夹紧组件夹设伸缩定位滑块上;操作手柄设置于伸缩定位滑块一侧,并可带动伸缩定位滑块沿水平方向左右滑动,从而使定位组件的底面能够在伸缩定位滑块的工作面和非工作面上切换。
进一步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和定位块;定位销可伸缩设置于导向孔内;定位块固定设置于定位销的顶部,并且定位块的顶面为定位面。
进一步地,工作面和非工作面之间设有台阶面,台阶面为斜面;伸缩定位滑块沿水平方向滑动,从而使定位销的底面由工作面经过台阶面滑动至非工作面上或使定位销的底面由非工作面经过台阶面滑动至工作面上。
进一步地,伸缩定位滑块内设有滑动槽;夹紧组件包括限位连接杆和弹簧;导向孔内设有台阶;弹簧套接在限位连接杆上,并抵接于台阶上;限位连接杆穿过滑动槽与定位销的底面螺纹连接;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受力使定位销的底面和限位连接杆的底帽夹紧在伸缩定位滑块上;伸缩定位滑块沿水平方向滑动过程中,使得限位连接杆能够在滑动槽内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滑动槽由工作面延伸至非工作面;滑动槽位于工作面和非工作面上分别设有限位部;当定位销滑动至工作面上时,工作面内的限位部对定位销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定位销继续滑动;当定位销滑动至非工作面上时,非工作面内的限位部对定位销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定位销继续滑动。
进一步地,操作手柄的一端与伸缩定位滑块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伸缩定位导向座的横切面为四边形;导向孔的内壁沿轴向设有削边,定位销的侧面上沿轴向设有削槽,削边与削槽相适配,从而避免定位销在伸缩过程中发生转动;或,导向孔的内壁沿轴向设有削槽,定位销的侧面上沿轴向设有削边,削边与削槽相适配,从而避免定位销在伸缩过程中发生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6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