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化场景的网卡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66247.X | 申请日: | 2020-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0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龙;李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3/50 | 分类号: | H04L4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张元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场景 网卡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化场景的网卡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搭建硬件测试环境,使得待测服务器的N个PCIE插槽分别安装支持虚拟化功能的物理网卡,其中,N为大于1的偶数;搭建软件测试环境,并创建N个虚拟机;为每个虚拟机分配虚拟网卡且基于虚拟网卡选择相对应的物理网卡;在每个虚拟机上下载对应的物理网卡的虚拟功能驱动程序,得到对应的网络端口;将每两个虚拟机作为一个测试组并进行网络配置;基于对应的网络端口对每个测试组进行第一物理网卡的第一测试和第二物理网卡的第二测试,其中,第一测试中的两个网络端口的身份与第二测试中的两个网络端口的身份彼此进行了互换。本发明达到了节约测试物料,简化测试硬件环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化场景的网卡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硬件不断发展,大数据、云服务等应用的不断更新,网络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整个服务的基础,其中作为重要网络支撑的网卡,是支撑整个服务链的硬件根基,其硬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或限制整个服务的质量,因此,针对基础硬件性能的测试是保证服务质量的根本,是提高用户体验与应用程序质量的重要环节;并且基于CPU虚拟化、GPU虚拟化技术的出现,网卡技术的虚拟化应运而生,用以满足基于虚拟化系统下多系统的应用,基于网卡硬件的虚拟化应用场景下的性能作为评估网卡性能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网络性能的测试,目前只针对硬件性能进行测试,缺乏针对支持虚拟化技术的网卡虚拟化场景下的网卡性能测试,因此,针对网卡网络性能的评估并不全面,急需针对支持虚拟化网卡提出一种针对虚拟化场景下的网卡性能评估方法。
现有技术方案中,使用两台测试样机,搭配待测试网卡,通过交换机或者直连的方式将网卡连接,进行网卡直接使用条件下的网络性能评估,并未考虑到在支持虚拟化条件下的网卡应用场景的虚拟化网络性能,并未全面评估网卡性能。
在基于现有技术方案中,适用于在不支持网络虚拟化的网卡性能评估,但对于支持网络虚拟化的网卡而言,虚拟化应用场景下的网卡性能是空白的,缺少测试方法对虚拟化网卡性能的评估,同时,在针对于多路多PCIE网卡的机型服务器中,传统测试中需要使用到多台样机,测试环境搭建时耗费了诸多包含CPU、内存、电源等多种硬件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化场景的网卡测试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虚拟化应用场景下的网卡性能测试方法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化场景的网卡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搭建硬件测试环境,使得待测服务器的N个PCIE插槽分别安装支持虚拟化功能的物理网卡,其中,N为大于1的偶数;
搭建软件测试环境,并创建N个虚拟机;
为每个虚拟机分配虚拟网卡且基于虚拟网卡选择相对应的物理网卡;
在每个虚拟机上下载对应的物理网卡的虚拟功能驱动程序,得到对应的网络端口;
将每两个虚拟机作为一个测试组并进行网络配置;
基于对应的所述网络端口对每个测试组进行第一物理网卡的第一测试和第二物理网卡的第二测试,其中,第一测试中的两个网络端口的身份与第二测试中的两个网络端口的身份彼此进行了互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搭建软件测试环境,并创建N个虚拟机包括:为待测服务器进行BIOS的虚拟化选项配置并安装虚拟化管理系统且进行相应配置;通过虚拟化管理系统分配N个CPU并基于N个CPU创建N个对应的虚拟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待测服务器进行BIOS的虚拟化选项配置并安装虚拟化管理系统且进行相应配置包括:开启待测服务器的CPU的VT-d功能及其物理网卡的SR-IOV功能,并开启虚拟化管理系统的IOMMU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6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