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浮式钻具漏点位置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6221.5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2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17 | 分类号: | E21B47/117;E21B4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式钻具漏点 位置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浮式钻具漏点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上部压力测量短接、下部压力测量短接和自浮短节,自浮短节为中空圆管,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上部压力测量短接和下部压力测量短接,自浮短节在井下的上浮力大于上部压力测量短接的重量、下部压力测量短接的重量和自浮短节的自重之和。该短节能够检测到钻具刺漏点的位置,提高漏点查找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钻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浮式钻具漏点位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浅部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步入中后期、深井、超深井的需求逐渐增加。在深部钻进过程中,钻遇复杂难钻地层比例逐年增大。钻杆长期受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等交变应力,局部产生疲劳和微观裂纹,或因钻具腐蚀与磨损使某些区域管壁变薄或存在微裂纹,随着深井越来越多,高泵压和大力冲蚀下,钻具微裂纹和薄弱部位易发生刺漏。各油田在钻井过程中均存在钻具刺漏的问题,是困扰钻井生产正常作业的普遍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查找刺漏位置,严重会造成钻具断裂脱落,直接影响下一步工作的进行,诱发井下事故,延长建井周期,造成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发生钻具刺漏,施工单位会采取起钻,在井口一根一根的检查,没有侧重点,工作效率低,且在刺漏孔较小时,不易被检查出来。
因此为了提高刺漏点查找工作的效率,有必要研发一种钻具漏点位置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浮式钻具漏点位置检测装置,以提高钻具漏点查找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浮式钻具漏点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上部压力测量短接、下部压力测量短接和自浮短节,自浮短节为中空圆管,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上部压力测量短接和下部压力测量短接,自浮短节在井下的上浮力大于上部压力测量短接的重量、下部压力测量短接的重量和自浮短节的自重之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钻具发生刺漏时,通过上部压力测量短接和下部压力测量短接压力的异常变化,确定刺漏点的位置,提高钻具漏点查找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自浮式钻具漏点位置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上部压力测量短接、2自浮短节、3下部压力测量短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自浮式钻具漏点位置检测装置,包括上部压力测量短接1、下部压力测量短接3和自浮短节2,自浮短节2为中空圆管,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上部压力测量短接1和下部压力测量短接3,自浮短节2的在井下的上浮力大于上部压力测量短接1的重量、下部压力测量短接3的重量和自浮短节2的自重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6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