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彩色蚕丝的固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6078.X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平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D06M15/356;D06M10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彩色 蚕丝 方法 | ||
一种天然彩色蚕丝的固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酶液制备;2.预处理;3.浸泡;4.冷堆反应;5.清洗和干燥;本发明的方法环保、对人体无害,得到的彩丝产品的颜色与原彩丝一致,颜色的耐煮练和耐水洗稳定性大幅增加。本发明所用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价格便宜、易于得到。固色后的彩丝在煮练和洗涤后仍能保留住大部分色素。固色后的彩色丝绸成品色彩艳丽,避免了印染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蚕丝后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彩色蚕丝的固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各种色彩艳丽的丝绸制品大都是白色蚕茧经煮沸、缫丝、织绸后,再经过精炼、染色、印花等后处理工艺得到的。这些丝绸虽然色彩丰富、色泽稳定,但使用的某些化学染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会影响穿着的舒适性,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天然彩色蚕丝的色素来源于家蚕体内合成的生物色素,无毒无害、色彩柔和艳丽、其织物不需要染色,避免了印染造成的污染。
有色蚕种是除常见的白色蚕种之外的一类蚕种,其吐出的茧丝的颜色覆盖了黄、粉、绿三大色系,颜色自然、亮丽。天然彩色蚕茧产量、茧丝质量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在饲养技术上也没有特殊的要求。彩丝本来具有颜色,不需额外染色,绿色环保,满足了现代人们崇尚自然的消费需求。同时,发展和利用天然彩色蚕丝,也节约了染料、能源和人工所导致的成本。但是,天然彩色蚕丝的色素是游离地存在于彩丝的丝胶和丝素中,色素会在彩丝的湿加工和水洗时流失,色彩很难保住,这使得天然彩色蚕丝的应用和发展受到限制,故彩色蚕丝在市场上的比例低。因此找到有效的固色方法来固定彩丝的色素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彩色丝色素固着技术应用较多的主要是醛类处理法(如专利CN1598084A及CN102505464A等)。经醛类固色后的蚕丝挺括性和耐酸碱性都有所提高,但该方法具有明显的缺点:固色会导致织物发生黄变,且醛类有一定的毒性,影响彩色蚕丝的环保性和安全性。鉴于目前的固色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找到一种快速有效的固色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彩色蚕丝的固色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天然彩色蚕丝的固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酶液制备:将5-10份木瓜蛋白酶精酶、2-5份类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5-10份无花果蛋白酶和50-80份水配成酶液;
2).预处理:将天然彩色蚕丝浸泡在40-60℃水中40-60min,之后用去离子水清洗;
3).浸泡:将预处理后的天然彩色蚕丝放入步骤1所述的酶液中,在40-60℃中浸泡2-3小时,并冷却;然后将冷却后的天然彩色蚕丝取出,浸泡到浓度为30-80g/L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中,在室温下浸泡30-60min;
4).冷堆反应:将浸泡后的天然彩色蚕丝取出,放到低温环境中进行反应3-5小时,实现固色;
5).清洗和干燥:将反应后的天然彩色蚕丝用清水洗涤,并在60-100℃下干燥1-10min。
优选的,步骤3中,室温为10-3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的pH为6;
优选的,步骤4中,低温环境为-5℃~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平,未经陈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60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