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学实验室集中管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5203.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9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刘聪;侯剑平;王超;马云;周长库;高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学 实验室 集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实验室集中管控方法,首先医学实验室仪器终端的服务模块接收中央监控区域控制终端通过监控模块发送的控制请求,该控制请求包含用于进行控制的操作信息;仪器终端的服务模块从接收到的控制请求中解析操作信息,执行与该操作信息对应操作,并将操作执行结果返回给监控模块;监控模块通过设备管理功能,利用图形算法对多个仪器终端的显示界面进行集中显示,切换全屏对所选择的设备实现控制;监控模块所在的控制终端通过辅助功能模块对所控制的仪器终端进行无屏显示、文件传输、无人值守、远程协助操作。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实现该管控方法的系统,实现既能充分保障医学实验室的信息安全,又能满足医学实验室集中管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实验室集中管理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医学实验室集中管控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s,LAS)又称为自动化检验流水线,是指对实验室内某一个或多个检测系统的整合,是一个网络化的集合体。通常会同时出现不同厂家多个检验设备,较难实现统一集中管理控制。
目前市场上部分IVD(体外诊断产品)厂商可以通过轨道连接硬件,实现跨平台的物理连接,但是不同厂家仪器与系统软件控制平台的接口无法兼容,如何实现仪器跨平台的数据共享等信息功能往往是仪器整合中的难点。
对于同一厂家的分析仪器,由于通讯标准一致,虽然可以方便地通过中间体软件进行统一管理控制,如监控标本在每个分析模块上的实时状态,但是有些操作仍然需要在终端设备上进行。
对于不同品牌仪器,往往仅能设置基本的通讯,甚至没有与中间体软件实现双向通讯,自动化信息化的实际作用就大打折扣,大部分操作仍需要在终端设备上进行。
对于由不同厂家通过收购而整合成单一品牌的厂家而言,因原有设备的设计理念不同,管理样本的方式同样存在着差异,实际上仍是不同的操作体系,有些操作仍然需要在终端设备上操作。
同时由于流水线自动化的应用,要求检测人员对于检测技术与检测原理以及临床相关知识的了解要非常的清楚,才能确认相应的检测结果是准确,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因医学实验室检验设备相对专业,当医学实验室设备遇到操作问题或者故障时,客户很难自主解决,如果售后服务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到达设备现场时,会严重影响医学实验室的工作进度。在特殊时期或者特殊情况下医学实验室会出现严格管控,使得售后服务人员无法进入现场,但是一些简单的设备问题或者常规升级客户又急需得到迅速解决。
由于医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医院通常拒绝使用常规商业远程软件以避免信息泄露风险,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充分保障医学实验室的信息安全,又能满足医学实验室集中管控需求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医学实验室集中管控方法,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实现该管控方法的系统,实现既能充分保障医学实验室的信息安全,又能满足医学实验室集中管控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医学实验室集中管控方法,采用了专用的部署在医学实验室中央总监控区的医学实验室集中管控系统,该集中管控系统为包含服务模块和监控模块程序的装置或包含服务模块和监控模块程序的软件,在每个单独医学实验室的中央监控区的控制终端分别部署所述服务模块;所述中央总监控区与所述每个单独医学实验室的中央监控区服务模块通过局域网交互通信,医学实验室总负责人根据实验需求对多个单独医学实验室进行集中管控或者通过VPN专用网络发起远程协助请求对医学实验室检验设备进行升级维护;其具体管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01,医学实验室仪器终端的服务模块接收中央监控区域控制终端通过监控模块发送的控制请求,该控制请求包含用于进行控制的操作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未经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5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