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工方法和物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4468.3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9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洪荣杓;山本明;酒井田康宏;室田真弘;岩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Q1/01 | 分类号: | B23Q1/01;B23Q1/26;B23Q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赵子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方法 物品 | ||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包括:将具有由包含金属的材料构成的被加工面(29)的工件(26)设置到精密加工机(10)的步骤(S1);通过使用精密加工机具备的工具(30)在被加工面的预定区域(56)内以相同的间距(d)形成多个剖面为V字形的槽(54),由此在预定区域内形成由多个槽构成的V形槽图案(58)的形成步骤(S2~S5),其中,在形成步骤中,在每次形成槽时,使工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向与槽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每次形成槽时,使槽的面的角度(θ)逐渐变化,使得在从预定视点(60)观察预定区域时,能够在预定区域内的各位置处辨认均匀的颜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方法和物品。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0-012520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加工方法,即通过使脉冲驱动状态的加工用工具与被加工材料表面相对地移动同时使其接触,而对固体物表面进行切削,由此在固体物表面形成细微构造。在日本特开2010-012520号公报中,使用时间间隔恒定的驱动脉冲,使加工部与被加工材料的相对速度恒定,由此等间隔地形成细槽。
但是,在通过日本特开2010-012520号公报公开的加工方法形成的细微构造中,无法识别辨认均匀的颜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形成能够辨认均匀的颜色的V形槽图案的加工方法和物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工方法包括:将具有由包含金属的材料构成的被加工面的工件设置到精密加工机的步骤;通过使用上述精密加工机具备的工具在上述被加工面的预定区域内以相同的间距形成多个剖面为V字形的槽,由此在上述预定区域内形成由多个上述槽构成的V形槽图案的形成步骤,其中,在上述形成步骤中,在每次形成上述槽时使上述工具与上述工件的相对位置向与上述槽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每次形成上述槽时使上述槽的面的角度逐渐变化,使得在从预定视点观察上述预定区域时,能够辨认在上述预定区域内的各位置处均匀的颜色。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物品是具有由包含金属的材料构成的被加工面的物品,以相同的间距形成多个剖面为V字形的槽而成的V形槽图案形成于上述被加工面的预定区域内,上述槽的面的角度与上述槽的位置对应地逐渐变化,使得在从预定视点观察上述预定区域时,能够辨认在上述预定区域内的各位置处均匀的颜色。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加工方法和物品,其能够形成能够辨认均匀的颜色的V形槽图案。
根据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应该容易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能够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加工方法中使用的超精密加工机的一部分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能够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加工方法中使用的超精密加工机的框图。
图3是表示辨认特定的颜色的机制的图。
图4是表示通过一个实施方式的加工方法形成的物品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为了确定修正量而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通过一个实施方式的加工方法形成的物品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适合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和物品。
[一个实施方式]
使用附图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加工方法和物品。图1是表示能够在本实施方式的加工方法中使用的超精密加工机的一部分的例子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在超精密加工机(精密加工机)10中具备基座12。基座12被固定在超精密加工机10的设置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4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