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长式抗滑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63946.9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天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11/00;E01C11/26;E01C19/23;E01C19/28;C08L95/00;C08L25/08;C08L9/00;C08K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长 式抗滑 沥青路面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长式抗滑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通过在沥青混合料内掺入生长抗滑球的方式,不仅可以预埋在沥青路面中进行补强,同时可以在磁力引导的方式对其方位进行纠正,充当间隔分布的填料嵌入沥青路面的表面,并可以自主感知低温,利用水结冰时膨胀变硬的特点,对上侧的抗滑珠进行延伸固定,一方面在延伸时可以破坏沥青路面上形成的薄冰,另一方面在沥青路面上形成多点凸起,从而提高其抗滑性能,使得来往车辆不易出现打滑现象,并在温度上升后恢复自由状态,抗滑珠复原为球体并可以进行避让,避免对来往车辆的行驶造成干扰,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善现有沥青路面的抗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长式抗滑沥青路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沥青路面的沥青类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刚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
沥青路面是将沥青混凝土加以摊铺、碾压成型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物集料,经过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沥青混凝土作为沥青路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行使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所以沥青混凝土在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抵抗自然因素作用的耐久性。也就是说,要能表现出足够的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低温状况下的抗裂性、良好的水稳定性、持久的抗老化性和利于安全的抗滑性等特点,以保证沥青路面良好的服务功能。
但是现有的沥青路面在冰雪天气中的抗滑性较差,尤其是在沥青路面上形成一层薄冰后,摩擦系数极低,车辆十分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存在严重的交通事故风险。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长式抗滑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可以通过在沥青混合料内掺入生长抗滑球的方式,不仅可以预埋在沥青路面中进行补强,同时可以在磁力引导的方式对其方位进行纠正,充当间隔分布的填料嵌入沥青路面的表面,并可以自主感知低温,利用水结冰时膨胀变硬的特点,对上侧的抗滑珠进行延伸固定,一方面在延伸时可以破坏沥青路面上形成的薄冰,另一方面在沥青路面上形成多点凸起,从而提高其抗滑性能,使得来往车辆不易出现打滑现象,并在温度上升后恢复自由状态,抗滑珠复原为球体并可以进行避让,避免对来往车辆的行驶造成干扰,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善现有沥青路面的抗滑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长式抗滑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前,清理基层,保证基底干燥、清洁,无任何松散的石料、灰尘和杂质,并修补基层存在的凹坑缺陷;
S2、现场制备改性乳化沥青,并掺入2%-3%的强度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然后摊铺在施工路面上形成封层;
S3、在路面基层上洒布透层油,在沥青砼层间洒布粘层油,结束后将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运输至现场进行摊铺;
S4、在上面层摊铺结束后在钢轮压路机前方安装与道路平宽的磁力板,通过磁力板对沥青混合料内的生长抗滑球进行纠正定位;
S5、静压两遍之后立即采用振动压路机时速控制在4-5km/h振动碾压3-5遍,最后采用轮胎压路机时速控制在2.5-3.5km/h,静压两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170-185℃,出料温度为165-1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天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天伟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39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