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3777.9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群;王宗雄;陈振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H01M50/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邢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层,包括铝箔或不锈钢箔;第二金属层,与第一金属层相对设置,第二金属层包括铜箔、镍箔或不锈钢箔;隔离膜,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第一电极层,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与隔离膜之间;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第二金属层与隔离膜之间;以及第一功能层,包括第一组合物,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其中第一组合物包括:20~80重量份的片状导电材料;1~30重量份的球状导电材料;10~50重量份的热塑性弹性体;以及1~25重量份的含氮的超支化聚合物,以第一组合物为100重量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锂电池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过温电流阻断功能的锂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一般用来驱动例如手机、机器人、AR眼镜等电子产品及电动车商品,但锂电池爆炸频传,安全诉求成为消费者采用锂电池的重要依据。
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包括电池不当加热、过度充电、正负极材料接触造成短路等,都会造成锂电池内部温度升高。由于锂电池由正极锂合金氧化物、液体有机电解液以及负极碳材料所组成,当内部温度持续上升且无法控制时,分开正负极的隔离膜就会开始熔化、穿破,造成大量电流短路,使得电池温度瞬间急遽升高,热能爆升,而随着电压上升,电池如同充气球膨胀,最后爆裂喷出大量气体,引发锂电池起火燃烧或爆炸。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过温电流阻断功能的锂电池结构是众所期待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锂电池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包括铝箔或不锈钢箔;第二金属层,与该第一金属层相对设置,该第二金属层包括铜箔、镍箔或不锈钢箔;隔离膜,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隔离膜之间;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金属层与该隔离膜之间;以及第一功能层,包括第一组合物,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一电极层之间,其中该第一组合物包括:20~80重量份的片状导电材料;1~30重量份的球状导电材料;10~50重量份的热塑性弹性体;以及1~25重量份的含氮的超支化聚合物(nitrogen-containinghyperbranched polymer),以该第一组合物为10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锂电池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层,该第一金属层包括铝箔或不锈钢箔;第二金属层,与该第一金属层相对设置,该第二金属层包括铜箔、镍箔或不锈钢箔;隔离膜,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第二金属层之间;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一金属层与该隔离膜之间;第二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金属层与该隔离膜之间;以及第一功能层,包括第一组合物,设置于该第二金属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该第一组合物包括:20~80重量份的片状导电材料;1~30重量份的球状导电材料;10~50重量份的热塑性弹性体;以及1~25重量份的含氮的超支化聚合物,以该第一组合物为100重量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锂电池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锂电池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锂电池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显示功能层Z轴尺寸随温度上升的变化;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显示功能层电阻值随温度上升的变化;以及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显示功能层电阻值随温度上升的变化;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显示电池极板电阻值随温度上升的变化。
符号说明
10:锂电池结构
12:第一金属层
14:第二金属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3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流配送车停靠点设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 下一篇:集成电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