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成型压制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63408.X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浒;李伯如;李伯胜;李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联信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32;B29C4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马小辉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成型 压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成型压制机,属于压制成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机械成型压制机存在无法加工出不同厚度的塑胶产品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升降板、限位杆、伺服电机、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上模具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并且顶部通过第一液压撑杆连接第一液压缸,下模具表面放置有塑胶块,限位杆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板,升降板中部通过两个螺母分别滑动连接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固定在驱动箱体内,上模具内的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的固定销嵌入在限位杆表面的限位孔内,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和气缸电性连接,本发明具备加工出不同厚度的塑胶产品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制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机械成型压制机。
背景技术
压制成型方法亦称模压成型,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制品大多是用压制方法制造的,少数熔融粘度极高、流动性极差的热塑性塑料如聚四氟乙烯,也是采用压制的方法成型的。
压制是粉末冶金的主要工序之一,它的目的是制造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半成品(这些尺寸和形状是制得成品所必需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下面工序(烧结、整型等)可能引起的变形。经过压制后得到的压型强度应足以使其经受住烧结前的各中间工序而不致损坏。
压制法,这种方法多数用于压制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和棉纤维塑料,压制热塑性塑料,在每次压制后,必须将热的压模冷却到内部塑料完全凝固为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压制周期,降低了生产率,除非在大型或复杂制品使用外,一般很少采用。
现有的机械成型压制机在压制塑胶产品时,成型后的塑胶产品的厚度都是固定的,要想生产处另一种厚度的产品,需要将其放入另外一种模具内,比较费事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机械成型压制机,解决了现有的机械成型压制机存在无法加工出不同厚度的塑胶产品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成型压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成型压制机,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升降板、限位杆、伺服电机、距离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上模具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块,并且顶部通过第一液压撑杆连接机架内壁镶嵌的第一液压缸,所述上模具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表面开设的安放槽内放置有塑胶块,所述限位杆贯穿上模具表面开设的通孔内,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中部通过其表面镶嵌的两个螺母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表面,限位槽能够通过两个螺母沿着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固定连接在驱动箱体内壁,所述驱动箱体镶嵌在上模具顶部,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齿轮,并且驱动齿轮两侧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端部镶嵌的传动齿轮一和传动齿轮二相互啮合,所述上模具侧壁开设的容纳槽内镶嵌的气缸通过活塞杆连接固定销,所述固定销嵌入在限位杆表面开设的限位孔内,固定销用于固定限位杆,能够防止限位杆在挤压过程中向上移动,一方面具备牢固性好的特点,另一方面能够防止限位杆与挤压块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具备精确度高的特点,所述上模具上表面开设的凹槽内镶嵌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位置与升降板底部镶嵌的感应块的位置相互对应,距离传感器能够实时精确监测出限位杆与挤压块之间的距离变化,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并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和气缸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放槽底部还嵌入有顶板,所述顶板通过第二液压撑杆连接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机架底部,顶板能够将压成成型后的塑胶块顶起,便于工作人员将其取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箱体侧壁固定连接有刻度尺,所述升降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指针,并且指针的位置与刻度尺表面镶嵌的刻度线的位置相互对应,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指针的位置判断距离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联信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联信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3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