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家居设备数据匹配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3135.9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1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苏雨轩;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67/125;G16Y10/80;G06F8/20;G06F8/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家居 设备 数据 匹配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设家居备数据匹配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智能设备数据匹配的方法包括:获取物联网中至少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设备数据;调用数据转换模型,利用所述数据转换模型将所述设备数据转换为通用格式的数据;获取数据匹配任务,根据所述数据匹配任务拉取所需通用格式的数据;解析所需通用格式的数据,根据解析后的所需通用格式的数据完成设备间的数据匹配。本发明通过数据转换模型将智能家居设备的设备数据转换为通用格式的数据,使得不同标准、不同开发语言的技术人员能够快速理解和处理数据,方便物联网设备的功能数据解析和功能定义,从而使智能家居设备的功能开发和设备间的衔接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家居设备数据匹配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应用领域遍及各行各业。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物与物之间要实现互联,就要涉及到不同的产品互识、互懂,最后互通。
现如今,应用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生产线和产业体系中,各个厂家为了安全和适用等方面会有自定义的一套运行标准。当不同厂家的智能家居设备需要应用到同一个物联网中时,因为生产线和产业体系的各个环节步骤间拥有不同种类的运行标准,即运行标准的种类多数量多,缺乏能够互通的主流运行标准,使设备之间各项数据的传输和转换繁琐且复杂。
所以,在不同厂家的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功能匹配时,如何快速进行数据转换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数据匹配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简化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功能数据匹配的过程,快速完成设备的功能定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家居设备数据匹配的方法,包括:
获取物联网中至少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设备数据;
调用数据转换模型,利用所述数据转换模型将所述设备数据转换为通用格式的数据;
获取数据匹配任务,根据所述数据匹配任务拉取所需通用格式的数据;
解析所需通用格式的数据,根据解析后的所需通用格式的数据完成设备间的数据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匹配任务中携带第一设备标识和第二设备标识。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数据匹配任务拉取所需通用格式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标识拉取对应的为通用格式的第一设备数据。
进一步地,解析所需通用格式的数据,根据解析后的所需通用格式的数据完成设备间的数据匹配,包括:解析所述第一设备数据,得到第二设备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的数据标准对所述第二设备数据进行转换;
利用转换后的所述第二设备数据,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数据匹配。
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数据转换模型,所述数据转换模型为JSON脚本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创建数据转换模型,包括:
获取模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配置系统信息;
获取模型设备的设备属性,根据所述设备属性编辑属性功能信息;
获取与所述模型设备联动的联动对象的对象信息,根据所述对象信息设定模型设备与联动对象之间的逻辑功能信息;
基于所述系统信息、所述属性功能信息和所述逻辑功能信息,创建JSON脚本模型。
进一步地,利用所述数据转换模型将所述设备数据转换为通用格式的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3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化钙在修复锰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及其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电一体化搅拌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