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应链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62932.5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8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麦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Q10/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李林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应 控制 方法 电子设备 介质 | ||
1.一种供应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服务器执行,所述供应链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采购端与供货端之间的供应关系;
接收并处理由采购端发送的采购信息,然后根据供货端标识码的不同将当前采购信息发送至指定供货端,其中,采购信息包括供货端标识码、商品名称、商品数量、收货地址和/或预期收货时间;
实时接收并处理由指定供货端发送的供货确认信息,然后将当前供货确认信息发送至当前采购端;
实时接收并处理由指定供货端发送的发货信息,然后将当前发货信息发送至当前采购端,其中,发货信息包括商品生产日期、商品生产批号、商品发货数量、发货人、送货人、送货人联系方式和/或预计到达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应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采购端与供货端之间的供应关系时,具体步骤如下:
接收并处理由供货端发送的供货端标识码、采购端标识码和供应关系建立请求,然后发送供货端标识码和供应关系建立请求至采购端;
实时判断是否接收采购端发送的验证信息,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不动作;
判断验证信息是否通过,若是,则建立采购端与供货端之间的供应关系,并发送供应关系建立成功信息至供货端,若否,则发送供应关系建立失败信息至供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应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链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接收来自采购端及供货端的用户请求,并判断当前用户请求是否为注册请求;若是,则接收并处理包括手机号、身份信息及密码的注册信息;
验证当前手机号是否有效,若是,则在数据库中创建当前用户身份信息,并将当前手机号作为当前用户身份信息唯一对应的注册账号,若否,则输出注册失败信息,其中当前用户身份信息包括当前采购端身份信息和当前供货端身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应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链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接收来自采购端及供货端的用户请求,并判断当前用户请求是否为登陆请求;若是,则接收并处理包括账号及密码的登录信息,然后根据数据库判断当前账号是否为合法账号,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输出账号非法信息;
根据数据库判断当前注册账号与密码是否对应,若是,则输出商品导览信息,若否,则输出登录失败信息至当前采购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应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链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接收来自供货端的用户请求,并判断当前用户请求是否为商品上架请求;若是,则接收并处理由供货端发送的上架商品信息,其中,上架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称、商品库存和/或商品图片;
根据上架商品信息生成商品导览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应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链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接收来自供货端的用户请求,并判断当前用户请求是否为入库请求;若是,则接收并处理由采购端发送的确认收货信息,其中,确认收货信息包括当前采购端标识码、供货端标识码、商品名称、商品数量、收货地址及实际收货时间;
根据当前确认收货信息生成入库单和/或出库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应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并处理由采购端发送的采购信息,然后根据供货端标识码的不同将当前采购信息发送至指定供货端时,具体步骤如下:
判断上架商品信息中的商品库存是否大于采购信息中的商品数量,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不动作;
判断是否接收由采购方发送的订单拆分请求,若是,则拆分当前采购信息,然后将拆分后的每个采购信息分别根据供货端标识码的不同将采购信息发送至指定供货端,若否,则将当前采购信息发送至指定供货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应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货端或采购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和电子秤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麦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麦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9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