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62705.2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3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春风 |
| 主分类号: | D04H1/492 | 分类号: | D04H1/492;D04H1/425;D04H1/4291;D04H1/498;D04H5/03;D01F1/10;D01F6/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抗菌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聚丙烯树脂100-110份、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40-50份、羧甲基壳聚糖13-20份、纳米磷酸锆载银复合物3-5份、竹纤维短丝35-45份、虫胶10-12份、芥酸酰胺1-3份、纳米电气石粉4-6份、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2-4份和对叔丁基苯甲酸1-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聚丙烯树脂100份、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40份、羧甲基壳聚糖13份、纳米磷酸锆载银复合物3份、竹纤维短丝35份、虫胶10份、芥酸酰胺1份、纳米电气石粉4份、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2份和对叔丁基苯甲酸1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聚丙烯树脂110份、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50份、羧甲基壳聚糖20份、纳米磷酸锆载银复合物5份、竹纤维短丝45份、虫胶12份、芥酸酰胺3份、纳米电气石粉6份、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4份和对叔丁基苯甲酸3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聚丙烯树脂105份、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45份、羧甲基壳聚糖15份、纳米磷酸锆载银复合物4份、竹纤维短丝40份、虫胶11份、芥酸酰胺2份、纳米电气石粉5份、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3份和对叔丁基苯甲酸2份。
5.一种新型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芥酸酰胺1-3份和乙烯基双硬脂酸酰胺2-4份一起倒入到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处理,制得混合物,备用;
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均等分成A份和B份,备用;
3)将聚丙烯树脂100-110份、纳米磷酸锆载银复合物3-5份、对叔丁基苯甲酸1-3份和步骤1)制得的A份混合物一起倒入到搅拌机中进行预混合,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处理,处理温度为170-220℃,挤出并造粒得到第一共混母粒,备用;
4)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40-50份、羧甲基壳聚糖13-20份、虫胶10-12份、纳米电气石粉4-6份和步骤2)制得的B份混合物一起倒入到搅拌机中进行预混合,然后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共混处理,处理温度为96-100℃,挤出并造粒得到第二共混母粒,备用;
5)将竹纤维短丝35-45份由梳理机梳理, 再由铺网机铺成网状,制得初生纤维网,备用;
6)将步骤3)制得的第一共混母粒和步骤4)制得的第二共混母粒分别经过螺杆挤出机分段控温加热熔融,通过两个挤压器将熔融的聚合物从复合纺丝喷丝板组件的螺旋型喷嘴中喷出,通过高温气流高速牵伸后,在5-15°C空气下冷却成网,形成卷曲螺旋结构的共混初生纤维网;
7)将步骤5)制得的初生纤维网与步骤6)制得的共混初生纤维网采用水刺机刺机,制得无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春风,未经姚春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7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