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适配方法及网络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2536.2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班瑞;邹雨佳;王迪;陈泉霖;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3 | 分类号: | H04L41/0803;H04L41/084;H04L4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配方 网络 管理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适配方法及网络管理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对不同厂家不同设备型号实现资源适配,大幅缩减适配步骤,省去了繁杂的重复适配过程,并且程序不需要无限地扩展开发,解决了冷部署影响在线业务的问题,从而提升综合网管系统对网络资源的管理效率。该方法应用于网络管理装置,包括:获取设备的资源信息;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生成关系型数据库,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有按照预设规则组织的资源信息;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模板,从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获取所述设备的适配参数,生成所述设备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适配参数用于描述所述设备的硬件结构信息;读取所述配置文件,完成设备适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适配方法及网络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以IP技术为核心的承载网建设不断扩大,电信运营商运维的网络资源也急剧增加,为了适应新的网络发展对网络管理的要求,需要综合网管系统能够管理所有设备。资源管理一般包括设备的基础信息、接口、板卡等的管理,这些资源的管理由网管系统统一集中管理,形成全面的、综合的、准确的资源数据库,为告警监控、性能监控等提供基础资源数据。
现有技术中,设备接入网管系统后,对于设备基础信息、接口信息可直接通过公有的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MIB)获取,所有厂家的格式一般是相同的,适配工作并不复杂。但是对于设备板卡,不同的设备厂家、不同设备型号获取方式均不同,因此,在板卡适配的软件开发中,从设备加入网管系统到资源被适配,包括设备加入网管系统、MIB分析、设备型号及机框板卡逻辑分析、代码扩充适配、重新部署验证几个主要步骤。对于一个设备型号而言,上述适配过程需投入两到三人天的工作量,这必然降低了软件开发效率、增加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极大地影响了资源管理效率。对于多个厂家的多个设备型号而言,上述适配工作需重复进行,无法满足未来网络智能化管理的需求。此外,适配过程中需要在原有代码结构上进行扩展开发,增加了代码的冗余度,影响代码的复用性和扩展性,给后期维护造成困难。并且,由于涉及到程序的修改,需要重新部署软件版本,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在线业务,严重时造成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适配方法及网络管理装置,能够对不同厂家不同设备型号实现资源适配,大幅缩减适配步骤,省去了繁杂的重复适配过程,并且程序不需要无限地扩展开发,解决了冷部署影响在线业务的问题,从而提升综合网管系统对网络资源的管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适配方法,应用于网络管理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获取设备的资源信息;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生成关系型数据库;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有按照预设规则组织的资源信息;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模板,从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获取所述设备的适配参数,生成所述设备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适配参数用于描述所述设备的硬件结构信息;读取所述配置文件,完成设备适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管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生成模块、处理模块和读取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的资源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生成关系型数据库,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有按照预设规则组织的资源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配置文件模板,从所述关系型数据库中获取所述设备的适配参数,生成所述设备的配置文件;其中,所述适配参数用于描述所述设备的硬件结构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配置文件,完成设备适配。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管理装置,该网络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网络管理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网络管理装置执行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设备适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