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等距离打孔的智能化电话机外壳加工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62421.3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5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启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启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5/22 | 分类号: | B23Q5/22;B23Q5/28;B23B4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距离 打孔 智能化 电话机 外壳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电话机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等距离打孔的智能化电话机外壳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光敏组件,工作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灯带,工作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链轮,链轮的外部啮合有链条;通过固定壳、转盘、转轴、电磁铁一、弹簧一、推杆、转轮、触杆一、延时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对电话机外壳进行等距离打孔,且打孔的距离值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智能调节,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话机外壳的打孔效率,并且还提高电话机外壳打孔位置的精确度,使得电话机外壳的生产加工能够从常规生产转向为智能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话机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等距离打孔的智能化电话机外壳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电话机是通过电信号双向传输话音的终端设备。电话机外壳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按键的孔位进行打孔操作,现有的电话机打孔装置在进行打孔的时候,需要先在电话机外壳的表面刻画下按键孔的轮廓,然后再进行打孔操作,从而使得电话机外壳的等距离打孔较为不便,同时,电话机外壳的钻孔实际操作过程是通过操作者手动来完成,就导致了打孔后的位置还是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加工要求的需要,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可等距离打孔的智能化电话机外壳加工设备来解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等距离打孔的智能化电话机外壳加工设备,具备能够对按键孔进行等距离打孔且能够进行多行打孔以及打孔位置精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电话机外壳等距离打孔不便、打孔效率低下以及打孔精度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对按键孔进行等距离打孔且能够进行多行打孔以及打孔位置精度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等距离打孔的智能化电话机外壳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支架,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光敏组件,工作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灯带,工作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链轮,链轮的外部啮合有链条,转动轴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组件,工作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延时组件,工作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一,转盘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一,转盘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推杆,工作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壳,固定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轮,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触杆一。
优选的,所述光敏组件主要由遮光壳、光敏电阻、透光孔组成,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遮光壳,遮光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光敏电阻,遮光壳的表面开设有透光孔,灯带的内部设置有灯珠,灯珠的数量不少于五个,灯珠的位置、规格均与透光孔相匹配,能够对每行按键孔之间的距离进行定量调节。
优选的,所述链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涡卷弹簧,链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部与支架固定连接,工作台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支架与移动槽滑动连接,连接杆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支架的外部活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打孔器。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主要由电磁铁二、卡杆、棘轮、连接管、弹簧二组成,工作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二,电磁铁二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卡杆,连接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二,转动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棘轮,卡杆与棘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延时组件主要由转杆、凸杆、圆盘、转动轮、触杆二、挡杆组成,工作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圆盘,圆盘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凸杆,工作台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轮,凸杆的位置、规格均与转动轮相匹配,转动轮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挡杆,工作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触杆二,触杆二的规格与挡杆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启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启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