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澳洲腊梅新品种的繁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62018.0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田婷;任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远云之澳花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17/00;A01G2/1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 地址: | 661600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澳洲 腊梅 新品种 繁育 方法 | ||
1.一种澳洲腊梅新品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1)将澳洲腊梅的平头大花白色品种的苗、平头中花白色品种的苗、平头中花粉色品种的苗种植在同一个温室大棚,控制大棚温度25±2℃,湿度40%-45%,每隔半个月打一次多硝唑,种植期间至少修剪2次花枝少的植株,种植35个月后,修剪过植株的花芽至少会有一颗发生变化;
(2)将上述芽变的澳洲腊梅采取优质的嫩尖,进行消毒处理后,将嫩尖根部放入生根药水中浸泡10~15s,再将浸泡好的嫩尖插入装有无菌土壤的穴盘中,培养40~50天后获得一代生根小苗;
(3)将一代生根小苗移栽至常温大棚,种植12个月后,采取植株的优质嫩尖,用水清洗,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将包在嫩尖表面的表皮去除,取出种胚,接种在PH5.8~6的半固定培养基中,光照培养28~35天,获得无菌实生苗;
(4)切取无菌实生苗上胚轴以上的部分,接种于PH5.8~6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30~45天后外植体部长出不定芽;
(5)将不定芽分割成2~3个芽为一丛,转入PH5.8~6的增殖培养基中继续进行繁殖培养,生成丛芽;
(6)将丛芽中2~3cm高的芽切下,接入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经15~20天开始生根,培养28~35天获得组培生根苗,将组培生根苗移栽至温室大棚中,大棚温度控制在20~30℃;
(7)将组培生根苗培养12个月后,采取植株优质的嫩尖,进行消毒处理后,再将根部放入生根药水中浸泡10~15s,然后将浸泡好的嫩尖插入装有无菌土壤的穴盘中,培养40~50天后获得二代生根小苗;
(8)将二代生根小苗移栽至常温大棚,大棚温度控制在20~25℃,培养至冬季时即可开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腊梅新品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所述的半固定培养基为1/2MS+35g~38g/L蔗糖+6.5g~7.5g/L琼脂或卡拉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腊梅新品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所述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8~2mg/LBA+0.1~0.2mg/LIAA+35g~38g/L蔗糖+6.5g~7.5g/L琼脂或卡拉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腊梅新品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5)所述的增值培养基为MS+1~1.2mg/LBA+0.1~0.2mg/LNAA+35g~38g/L蔗糖+6.5g~7.5g/L琼脂或卡拉胶的半固定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腊梅新品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6)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MS+0.4~0.5mg/LNAA+35g~38g/L蔗糖+6.5g~7.5g/L琼脂或卡拉胶的半固定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腊梅新品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3)、(7)所述的消毒处理方法,是将所述嫩尖移至超净工作台,用质量分数70%~75%的医用酒精消毒20~25s后继续用无菌水清洗至少5次,再用质量分数0.1%的升汞消毒8~10分钟,又用无菌水清洗至少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去嫩尖叶片表面多余的水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澳洲腊梅新品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所述的光照培养的条件为培养温度25±2℃,湿度为35%~40%,光照强度为1500~2000lux,光照时间每天10~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远云之澳花卉有限公司,未经开远云之澳花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0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