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1606.2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敬涛;许亚林;李雅;杨汉友;张海风;金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瀚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培越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生产 工用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固定设置有线束分线箱,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且位于线束分线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线束导向架和线束传送架,所述线束传送架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切割架,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且位于切割架的右侧开设有呈矩形机构的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正下方设置有线束收集箱,本发明中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在切割过程中,多根线束通过线束传送架上的传送辊一和传送辊二同步传送到切割架,通过气缸驱动活塞杆向下推动切块,使切块驱动铡刀对多根穿过切割架的线束进行同步切割,即保证单次切割的线束长度一致,使多根线束捆绑式,有效避免了线束因过长或过短造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加强汽车安全的研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且努力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汽车线束在生产加工时,需要不同长度的线束以满足不同汽车连接的需求,在传统汽车线束切割使用时,汽车线束的切割通常采用人工手动切割,切割费时费力,并且增加人力,增加汽车线束加工成本,如专利申请号202020171342.0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安装有送线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的送线机构位于切割机构的一侧;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有若干的与所述的送线机构相配合的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与切割机构分别位于送线机构的两侧,所述的导向块的中心均设有锥形的第一导线孔,所述的第一导线孔设有进线端和出线端,且进线端的直径大于出线端的直径;所述的第一导线孔内设有海绵,所述的海绵粘贴在第一导线孔的内壁上,通过送线机构利用推送气缸带动夹具往复运动,将线束夹送至切割机构进行切割,提高了切割效率,但是现有的线束切割仍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通常只能对单根线束进线切割,切割效率低;
2、现有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对多根线束的切割长度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当长短不一的多根线束捆绑在一起时,容易造成线束的浪费;
3、现有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没有设置专用的线束收集装置,导致线束的收集比较凌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本发明中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在切割过程中,将多根汽车线束穿过进线块导入线束导向架,通过电机二驱动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传动,从而实现压紧轮一与压紧轮二带动多根汽车线束进入线束分线箱,通过电机一驱动走线辊转动,使走线辊上的多个分线盘实现对多根线束的分散传送,并通过走线辊两侧的压紧辊实现对线束的张紧固定,使线束在线束分线箱内的传送更加稳定,即通过线束分线箱的设计,使该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能够同时对多根线束进线分散传送,并将分散传送的线束导入切割架进行同步切割,使该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的实用性强,能够对多根线束进行同步切割,提高了线束的切割效率;本发明中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在切割过程中,多根线束通过线束传送架上的传送辊一和传送辊二同步传送到切割架,通过气缸驱动活塞杆向下推动切块,使切块驱动铡刀对多根穿过切割架的线束进行同步切割,即保证单次切割的线束长度一致,使多根线束捆绑式,有效避免了线束因过长或过短造成的浪费;本发明中的汽车线束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通过在工作台的底面上设置线束收集箱,并在线束收集箱的内部通过多个分隔板形成线束收集区,实现对不同样式线束的分类收集,使切割后的线束的收集更加方便快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瀚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瀚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1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