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热供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61363.2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刘亮德;樊梦芳;杜厚金;陈情来;陈宇;王亚彬;张倩;陈鹏;崔豫;李云;李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李珂珂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 供热 系统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地热供热系统,属于地热供领域。地热供热系统包括街区供热站和换热中心站。街区供热站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热供水入口和第一热供水出口,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一热回水出口和第一热回水入口。街区供热站的热泵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分别与第一热回水入口连通,第一输出口与第一热供水入口连通,第二输出口与第一热回水出口连通。热泵被配置为降低从第二输出口输出的热回水的温度,升高从第一输出口输出的热供水的温度。换热中心站具有第二热回水入口和第二热供水出口,第二热回水入口与第一热回水出口连通,第二热供水出口与第一热供水入口连通。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地热供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热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地热供热系统是指利用地热为主要热源的供热系统。街区地热供热系统是一种用于向居民供热的地热供热系统,街区地热供热系统包括换热中心站和街区供热站。
街区供热站具有第一热供水入口、第一热回水出口、第一热回水入口和第一热供水出口,第一热供水入口与第一热供水出口连通,第一热回水出口与第一热回水入口连通。换热中心站包括地热生产井、回灌井和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地热水入口、地热水出口、第二热供水出口和第二热回水入口,地热水入口与地热水出口连通,第二热供水出口与第二热回水入口连通。地热生产井与地热水入口连通,回灌井与地热水出口连通,第一热供水入口与第二热供水出口连通,第一热回水出口与第二热回水入口连通。用户供热设备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二热供水入口和第二热回水出口。第一热供水出口与第二热供水入口连通,第一热回水入口与第二热回水出口连通。热供水对用户进行供热后,热供水的温度降低变成热回水,热回水通过第二热回水出口和第一热回水入口流向街区供热站,再通过第一热回水出口和第二热回水入口流向换热器。地热生产井生产的地热水通过换热器的地热水入口进入换热器中,地热水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热回水。热回水的温度升高后变成热供水,热供水通过第二热供水出口和第一热供水入口进入街区供热站,并流向第二热供水出口,再通过第二热供水入口流向用户供热设备,为用户供热。地热水经过换热器换热后温度降低,换热器中的地热水通过地热水出口进入回灌井中,通过地热再次进行加热。
相关技术,从地热生产井输出的地热水的温度和输入回灌井中的地热水的温度相差较小,地热水在换热器中向热供水传递的热量较少,也即地热能利用率较低,导致对街区的供热不足。为保证对街区的供热充足,需要钻取更多的生产井和回灌井,产生更多的地热水进行供热,但是,钻井投资较高,导致地热供热系统的收益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热供热系统,可以提高地热能利用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热供热系统,所述地热供热系统包括:街区供热站和换热中心站;
所述街区供热站具有第一热供水入口、第一热回水出口、以及用于与用户供热设备连通的第一热回水入口和第一热供水出口,所述第一热供水入口与所述第一热供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热回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热回水入口连通,所述街区供热站包括:
热泵,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输入口和第一输出口,以及相互连通的第二输入口和第二输出口,所述第一输入口和所述第二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热回水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一热供水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输出口与所述第一热回水出口连通;在所述热泵内,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输入口相互隔开,所述第一输出口与所述第二输出口相互隔开,所述热泵被配置为,降低从所述第二输出口输出的热回水的温度,升高从所述第一输出口输出的热供水的温度;
所述换热中心站具有第二热回水入口、第二热供水出口,所述第二热回水入口与第一热回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热供水出口与所述第一热供水入口连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热泵的第二输入口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热供水出口包括:第一子热供水出口和第二子热供水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1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