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防爆锂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0742.X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帅;张思方;席柳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力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342 | 分类号: | H01M50/342;H01M50/581;H01M50/148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陈文龙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防爆 锂电池 | ||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防爆锂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盖板以及电芯;所述电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所述盖板与外壳之间通过超声波或激光焊接;所述电芯通过引线与盖板上的电极电连接;所述盖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电极;所述主体上中间位置开设有薄弱槽;所述薄弱槽内固定安装有变形板;所述薄弱槽内滑动安装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的上端设置有穿刺块;所述挤压柱的下端紧贴在变形板上;所述变形板为双金属片制得;所述薄弱槽内固定安装有封口膜二;所述变形板位于封口膜二的上方;本发明结构简单,泄压精度高,同时,能够在电池损坏时断开电池与外部电路连接,保护外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防爆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开路电压高、输出功率大、无记忆效应、低自放电、充放电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宽、循环寿命长、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等优点,成为目前最理想的高性能环保型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锂离子电池爆炸是由于其内部压强过高,导致铝壳无法承受而瞬间崩裂;电池漏液是由于铝壳有破损裂缝,导致电解液渗出。尽管电池出厂都会严格检查,但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内压强会发生改变,引起爆炸、漏液等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部分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00228154.6的中国专利,通过对金属壳的壁面做机械冲压,使形成一定形状的同质金属填块与缺陷金属壳壁之间以形变的断裂面齿合而构成该防爆装置,它可达到一定的泄压精度,缺点是设计尺寸上局限性大,且材料成本较高,使用范围窄,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在电池出现损坏或短路,引起电池内温度、压力升高时,断开电池外界电路的连接保护外界电路。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及时泄压,泄压精度较高,能够在电池出现问题时断开电池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电池盖板,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防爆锂电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新能源防爆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盖板以及电芯;所述电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所述盖板与外壳之间通过超声波或激光焊接;所述电芯通过引线与盖板上的电极电连接;
所述盖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电极;所述电极共有两个,分别作为电池的正极与负极;所述主体上中间位置开设有薄弱槽,且薄弱槽呈圆形;所述薄弱槽在主体上开设有开口,且开口位于主体的下表面上;所述薄弱槽内固定安装有变形板,变形板用于受热弯曲、拱起变形产生驱动力;所述主体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共有多个;所述存放腔之间相互独立,互不连通;所述存放腔均位于第二构件内;所述存放腔的开口位于第二构件的下表面上;所述存放腔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封口膜一;所述封口膜一为PE或PP材料制成;所述封口膜一的下表面与第二构件的下表面平齐;所述存放腔中填充有适量的全氟己酮灭火剂;
工作时,通过在主体的下表面上开设存放腔,并通过封口膜一进行封闭,能够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导致电池内的压力增加时,通过增加的压力冲破封口膜一,使存放腔与电池内部连通,相对扩大电池内部的空间,从而缓解电池内升高的压力,为变形板的动作提供时间,避免在变形板动作未完成前,电池内的压力超过电池承受极限,导致电池发生爆炸,同时,在封口膜一破损后,存放腔内的填充的全氟己酮灭火剂流入到电池内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杜绝电池在温度升高后产生燃烧的可能性,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变形板呈弧形,且弧形凹陷处朝向薄弱槽的底面;所述薄弱槽内滑动安装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的上端设置有穿刺块;所述穿刺块的截面为锐角三角形,且穿刺块的尖端紧贴在薄弱槽的底面上;所述挤压柱的下端紧贴在变形板上;所述变形板为双金属片制得,受热后变形板对挤压柱产生向上的挤压作用力;所述薄弱槽内固定安装有封口膜二;所述封口膜二为PE或PP材料制成;所述变形板位于封口膜二的上方,且变形板上弧形凸起部分与封口膜二紧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力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力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07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