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水生动物水下形态标识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60017.2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2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杨浩;杜浩;吴金明;王成友;张辉;刘志刚;罗江;周琼;危起伟;荣义峰;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90 | 分类号: | A01K61/90;H04N5/76;H04N5/225;F21S9/02;F21S10/02;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水生 动物 水下 形态 标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大型水生动物水下形态标识的装置,包括:防水感应充电锂电池(1)、软质可塑电线(2)、可调电阻器(3)、电源开关(4)、绝缘帽(5)、灯珠(6)、软光柱(7)、绝缘帽光柱接口(8)和无线充电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的防水感应充电锂电池(1)的一端用软质可塑电线(2)与绝缘帽(5)相连接,软光柱(7)内一端装有灯珠(6),软光柱(7)一端装有绝缘帽光柱接口(8),另一端也装有绝缘帽光柱接口(8)并在绝缘帽光柱接口(8)的外部套装有绝缘帽(5),绝缘帽(5)上装有可调电阻器(3)和电源开关(4),电源开关(4)用软质可塑电线(2)与防水感应充电锂电池(1)相连接,同时与可调电阻器(3)相连接,可调电阻器(3)用导线与灯珠(6)相连接,装置中的软光柱(7)根据监测水生物的体长变化需求,软光柱(7)通过脱下绝缘帽(5)后利用其两端的绝缘帽光柱接口(8)相互连接,制作成线性标记机构(12)或围成面标记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生动物水下形态标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的无线充电器(9)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并通过无线方式对防水感应充电锂电池(1)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生动物水下形态标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的防水感应充电锂电池(1)连接充电输出指示灯后,放入亚克力盒中并包裹有机硅密封胶进行密封和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生动物水下形态标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防水感应充电锂电池(1)、软质可塑电线(2)和软光柱(7)的接口处均用有机硅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生动物水下形态标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灯珠(6)的亮度用可调电阻器(3)进行调节。
6.一种大型水生动物水下形态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装置组装及监控、分析设备放置和连接;①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做好无线充电器(9),通过电源线(10)与电源相连接,使无线充电器(9)通过无线方式对防水感应充电锂电池(1)充电,防水感应充电锂电池(1)连接充电输出电指示灯后,放入亚克力盒中并注入有机硅密封胶进行密封和固化;②将防水感应充电锂电池(1)通过软质可塑电线(2)与灯珠(6)和可调电阻器(3)相连接,灯珠(6)的前端与软光柱(7)相连接,软质可塑电线(2)的连接处施加有机硅密封胶,软质可塑电线(2)、可调电阻器(3)和软光柱(7)的最前端用绝缘帽(5)固定;③根据监测水生物的体长变化需求,软光柱(7)通过脱下绝缘帽(5)后利用其两端的绝缘帽光柱接口(8)相互连接,制作成线性标记机构(12)或围成面标记机构(13),或缩短软光柱(7)制成点标记机构(11);④监控机构为架设在实验池正上方的星光级全彩高清摄像机和录像机;分析设备采用网络硬盘录像机、路由器、显示器、视频线和Noldus公司的EthoVision 14软件;
(2)、装置的放置;软光柱(7)通过鱼体背部肌肉、鳍条穿孔的方式固定,或使用光敏胶或紫外光固化胶对每个连接点按照软光柱(7)的形态需求进行固定;
(3)、数据采集;①使用全彩高清摄像机对整个实验水体进行录像,确保鱼体始终在拍摄区域内,用摄像机昼夜水下拍摄;②将拍摄好的视频进行剪辑处理,处理好的视频源作为识别分析系统的输入视频数据;
(4)、数据分析;①绘制视频分析区域并设置标尺,对输入的视频数据进行光色识别提取;②根据行为数据需求对光色提取对象的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包括游泳距离、速度、区域停留时间、活跃度的群体数据以及个体间互作、弯曲度、体面积的个体数据,进而实现对鱼类行为学的多方面量化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00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