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全食品级唇部打底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9852.4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冉;鲁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宜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31 | 分类号: | A61K8/31;A61K8/37;A61K8/73;A61K8/9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陈传喜 |
地址: | 20140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全食 品级 唇部 打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唇膏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富含全食品级唇部打底膏,所述富含全食品级唇部打底膏含有润肤剂,粘合剂,保湿剂及辅助添加剂;润肤剂,粘合剂,保湿剂均为食品级,其中润肤剂的重量份数为60‑70份,粘合剂的重量份数为20‑30份,保湿剂的重量份数为0.1‑1份。本发明通过使用全食品级化妆品原料,通过配方框架的合理设计,结合工艺优化,唇部打底膏能够质地轻薄,无黏腻感,清爽冰凉,遇水流汗不易脱落,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使用方面的需求,并且全食品级原料的使用,能够增加产品的安全性,符合婴儿孕妇类客户群体使用,极大满足现代消费者对安全方面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唇膏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富含全食品级唇部打底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唇部打底膏是一种用于唇部,通过隐匿唇纹修护唇部肌肤的彩妆类产品,不同质地的唇部打底可以打造不同的唇部妆容效果,而传统的唇部打底膏含有多种油蜡混合物,其中含大量的非食品级(但所述皆为化妆品级)原料,其质地的肤感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现代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性、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传统非食品级唇部打底膏难以吸引消费的眼球,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结合实际的经验提供一种富含全食品级唇部打底膏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含全食品级唇部打底膏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唇部打底膏质地轻薄,无黏腻感,没有清爽冰凉,遇水流汗易脱落的特点,而且安全性也不高,不能适用于婴儿孕妇类客户群体使用,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持妆效果和安全方面的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含全食品级唇部打底膏,所述富含全食品级唇部打底膏含有润肤剂,粘合剂,保湿剂及辅助添加剂;润肤剂,粘合剂,保湿剂均为食品级,其中润肤剂的重量份数为60-70份,粘合剂的重量份数为20-30份,保湿剂的重量份数为0.1-1份。
优选的,所述润肤剂采用C9-12烷,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聚甘油-10九异硬脂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植物角鲨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粘合剂采用微晶蜡,蜂蜡,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保湿剂采用霍霍巴油,透明质酸钠,甘油,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C9-12烷的重量份数为1份,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的重量份数为12份,聚甘油-10九异硬脂酸酯的重量份数为28份,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籽油的重量份数为15份,蜂蜡的重量份数为18份,氢化聚异丁烯的重量份数为10份,聚乙烯的重量份数为16份,透明质酸钠的重量份数为1.5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重量份数为0.5份。
优选的,所述C9-12烷的重量份数为20份,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的重量份数为10份,聚甘油-10九异硬脂酸酯的重量份数为21份,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籽油的重量份数为12份,蜂蜡的重量份数为14份,氢化聚异丁烯的重量份数为8份,聚乙烯的重量份数为14份,透明质酸钠的重量份数为0.7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重量份数为1.3份。
优选的,所述C9-12烷的重量份数为61.9份,椰油醇-辛酸酯/癸酸酯的重量份数为5份,聚甘油-10九异硬脂酸酯的重量份数为10份,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籽油的重量份数为5份,蜂蜡的重量份数为8份,氢化聚异丁烯的重量份数为4份,聚乙烯的重量份数为6份,透明质酸钠的重量份数为0.3份,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的重量份数为1.7份。
一种富含全食品级唇部打底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恒热条件下,粘合剂加热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制的混合物A;
S2:待混合物A降温到一定温度后,向混合物A中加入润肤剂和保湿剂,加热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制得混合物B;
S3:将混合物B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灌装,制备所需的唇部打底膏。
S1步骤中,80~120℃条件下,高速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宜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宜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9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模板内成型的硅胶密封圈取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晶炉气密性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