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雷火灸罐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9053.7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6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蓓静(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H39/06;A61M1/08;A61H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雷火灸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红外雷火灸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双层喇叭型结构,包含罐体内壁和罐体外壁,所述罐体内壁和罐体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的加热腔室,所述罐体的中间设有垂直的燃烧腔室,所述燃烧腔室上下穿过罐体,所述罐体外壁的侧边设有单通阀,所述罐体外壁的远离单通阀的侧边设有温度显示器,所述罐体内壁的内侧设有远红外线涂层,所述燃烧腔室内放置有雷火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双层结构的罐体,具有防止热量散失和保温的效果,雷火灸能够起到舒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加热远红外层,能够产生远红外线,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关节疼痛,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循环系统,提高免疫力,提高拔罐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远红外雷火灸罐。
背景技术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淤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雷火灸则是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柱,然后施灸于学位上的一种灸法,借助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在生活当中,拔罐和雷火灸是分开的,在拔罐的同时无法进行雷火灸,而进行雷火灸的同时也无法进行拔罐,且雷火灸往往是通过扣带固定住,或是施灸者手拿,这样操作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同时拔罐和雷火灸时的温度无法得知,往往是通过施灸者的自我感知来确定,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雷火灸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红外雷火灸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双层喇叭型结构,包含罐体内壁和罐体外壁,所述罐体内壁和罐体外壁之间形成密封的加热腔室,所述罐体的中间设有垂直的燃烧腔室,所述燃烧腔室上下穿过罐体,所述罐体外壁的侧边设有单通阀,所述罐体外壁的远离单通阀的侧边设有温度显示器,所述罐体内壁的内侧设有远红外线涂层,所述燃烧腔室内放置有雷火柱。
进一步优选,所述燃烧腔室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呈锯齿状。
进一步优选,所述燃烧腔室的内侧壁设有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呈半球形结构设计。
进一步优选,所述燃烧腔室与罐体采用螺接或焊接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罐体的底端开口处为向外突出的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优选,所述罐体的底端开口处套设有一次性硅胶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所述雷火柱上开设有多个处置的通气孔。
进一步优选,所述燃烧腔室的上方盖设有盖子,所述盖子上开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优选,所述盖子与燃烧腔室采用螺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盖子的侧边设有螺纹部,所述通气孔内设有滤网。
进一步优选,所述罐体外壁的侧面设有呈对称的凹型部,所述罐体外壁上方设有连接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远红外雷火灸罐,通过将拔罐和雷火灸相结合,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拔罐的负压效果能够起到固定雷火柱,无需增加扣带固定,同时双层结构的罐体,具有防止热量散失和保温的效果,提高拔罐和雷火灸的治疗效果,起到舒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通过加热远红外层,能够产生远红外线,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关节疼痛,调节自律神经,改善循环系统,提高免疫力,提高拔罐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远红外雷火灸罐装入雷火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远红外雷火灸罐的外观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蓓静(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蓓静(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90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