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玻璃成型装置及其3D玻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8319.6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兰有成;林威廷;张维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方圆;林祥翔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成型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具有成形表面的模具、模具加热系统和真空系统;所述模具包括凸模和配合凹模;
所述凸模包括凸起部和设置于凸起部四围的凸台部,所述凸模可通过定位机构在成型装置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上下移动;
所述凹模包括凹槽和设置于凹槽四围的凹台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吸气孔,所述吸气孔与所述真空系统连接,用于提供吸力使玻璃贴合成型在凹模成形表面;
所述凹模成形表面的弯曲度与3D玻璃的预设弯曲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孔,所述喷气孔与惰性气体系统相连,用于喷射惰性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的材料为石墨或陶瓷。
4.一种3D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热:
将玻璃板材放置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模具的凹台上,通过定位机构将凸模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凸模凸起部压在所述玻璃板材上的中部;
用模具加热系统加热模具,使得玻璃板材软化;玻璃板材软化后,所述凸模依靠重力势能向下方第二位置移动;所述玻璃板材软化后,其上表面贴合包裹所述凸模的成形表面,形成3D玻璃的第一预成形面,所述第一预成形面四围形成玻璃裙边;所述玻璃板材在凸模的压力和软化后自身重力作用下进入凹模的凹槽内;
热吸成型:
凸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降至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玻璃裙边卡设于所述凹台部;
采用热吸工艺,玻璃继续保持软化点温度,软化玻璃的下表面贴合成形于所述凹模成形表面,形成第二成形面;而所述第一预成形面则形成第一成形面;所述玻璃第一成形面与所述凸模成形表面的垂直切线距离为0.1-0.5mm;所述3D玻璃成型;
退火:
将热吸成型的3D玻璃进行退火,消除内应力;
冷却:
将退火后的3D玻璃进行冷却,去裙边得到所述3D玻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吸过程中,凸模上的喷气孔向所述第一预成型面喷射惰性气体,喷射气压为0.4-0.8Mp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NC加工步骤,用于3D玻璃的切割。
7.一种3D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3D玻璃由权利要求5或6所述方法进行生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3D玻璃包括侧壁部、弯曲部和平板部,所述侧壁部通过弯曲部连接于所述平板部的外周;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a为0°<a≤90°,弯曲内r≥0.5mm;所述侧壁部顶端与所述平板部的垂直距离为H,0<H≤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3D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角度a为88°<a≤90°,所述侧壁部顶端与所述平板部底端的垂直距离H,5mm<H≤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3D玻璃的厚度为0.2mm-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3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向高层建筑转运的装配式地板
- 下一篇:一种多层升降式晾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