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质能燃料用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58130.7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小芝 |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44;F23G5/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质能 燃料 热量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质能燃料用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燃烧罐、风机、储料箱和液压缸,所述底座的上方左侧焊接连接有燃烧罐,且燃烧罐的顶端设置有集气管,并且燃烧罐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和风机相连接,并且风机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连接杆远离顶盖的一端和放置箱相连接。该基于生物质能燃料用热量回收利用装置,第二连接管的右端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且排气管的位置和放置箱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可以使气流从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中同时排出,实现生物质能燃料烘干的同时进行转动,使燃料烘干的更加充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生物质能燃料用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属于清洁能源,可以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是一种再生能源,我们常见的生物质能是利用生活中的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等,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生物质能形成的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少,因此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但是现有的生物质能燃料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一、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随着燃料的燃烧,热能流失到空气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不便于对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也降低了生物质能燃料的实用性;
二、燃料燃烧过程中,由于燃料来源于秸秆、垃圾等,因此部分燃料中会含有水分,这样会造成燃料燃烧时不够充分,造成不能对燃料充分利用的现象,进而降低了燃料的燃烧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质能燃料用热量回收利用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生物质能燃料用热量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生物质能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随着燃料的燃烧,热能流失到空气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不便于对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也降低了生物质能燃料的实用性,而且燃料燃烧过程中,由于燃料来源于秸秆、垃圾等,因此部分燃料中会含有水分,这样会造成燃料燃烧时不够充分,造成不能对燃料充分利用的现象,进而降低了燃料的燃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质能燃料用热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燃烧罐、风机、储料箱和液压缸,所述底座的上方左侧焊接连接有燃烧罐,且燃烧罐的顶端设置有集气管,并且燃烧罐的底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燃烧罐的外侧设置有外壳体,且燃烧罐和外壳体之间设置有输送管,并且输送管的一端和进水管相连接,同时输送管的另一端和出水管相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和风机相连接,并且风机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风机的一端伸入储料箱中,且第二连接管位于储料箱内部的一端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储料箱的顶部设置有顶盖,且顶盖通过限位块和凹槽相连接,并且凹槽开设于储料箱上,所述顶盖的正下方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叶片,所述连接杆远离顶盖的一端和放置箱相连接,所述顶盖的外壁上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底端和液压缸相连接,并且液压缸固定安装于储料箱的右侧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燃烧罐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隔板呈多孔状,并且燃烧罐和外壳体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外壳体和燃烧罐分别与进气管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设置有耐磨层和保温层,且耐磨层设置于保温层的外侧,并且外壳体和进水管之间存在间隔。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和保温层均为环形结构,且耐磨层为99氧化铝陶瓷材质,并且保温层为氯酸铝纤维棉材质,同时耐磨层和保温层之间为粘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和燃烧罐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且输送管呈曲状分布,并且燃烧罐和外壳体之间为密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小芝,未经余小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