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用艾条、使用方法、悬灸筒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8121.8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曹云昌;陈晓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山本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K36/481;A61K36/9068;A61K36/8964;A61K36/8888;A61K36/756;A61K36/71;A61K36/65;A61K36/9066;A61P39/00;A61P29/00;A61P19/02;A61P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崔建章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用 使用方法 悬灸筒 及其 用途 | ||
1.一种悬灸筒,其特征是:包含有基筒(1)、载灸筒(2)、插针(3)、粘接垫(4)、隔离孔片(5)、隔离网片(6)、箱壳(7)、粘接层(8)和调节叶片(9)并且在基筒(1)上分别设置有粘接垫(4)、隔离孔片(5)和隔离网片(6),在载灸筒(2)上分别设置有箱壳(7)和调节叶片(9)并且在载灸筒(2)与箱壳(7)和调节叶片(9)之间设置有插针(3),在插针(3)与箱壳(7)之间设置有粘接层(8)并且载灸筒(2)设置在基筒(1)中,
基筒(1)设置为包含有筒部(11)和盘部(12)并且筒部(11)的下端敞口外侧面部设置为与盘部(12)联接,在筒部(11)的下端侧面部设置有第一通风窗口体(13)并且盘部(1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粘接垫(4)联接,筒部(11)的下端敞口内壁分别设置为与隔离孔片(5)和隔离网片(6)联接并且筒部(11)的上端敞口部设置为与载灸筒(2)滑动式联接,筒部(11)设置为圆形管状体并且盘部(12)设置为圆形环状体,第一通风窗口体(13)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第一通风窗口体(13)设置为沿筒部(11)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载灸筒(2)设置为包含有下管部(21)、上管部(22)和中间板部(23)并且在中间板部(23)上设置有第二通风窗口体(24),中间板部(23)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下管部(21)的上端敞口部联接并且中间板部(23)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管部(22)的下端敞口部联接,下管部(21)的上端敞口内壁设置为与箱壳(7)联接并且上管部(22)设置为与调节叶片(9)容纳式联接,中间板部(23)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调节叶片(9)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二通风窗口体(24)设置为与调节叶片(9)相对应分布,中间板部(23)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插针(3)联接并且下管部(21)和上管部(22)分别设置为圆形筒状体,中间板部(23)设置为圆形片状体并且第二通风窗口体(24)设置为扇形孔状体,第二通风窗口体(24)设置为沿中间板部(23)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下管部(21)设置为与基筒(1)插接式联接,
插针(3)设置为T字形杆状体并且插针(3)分别设置为与调节叶片(9)、载灸筒(2)和箱壳(7)贯串式联接并且插针(3)的凸缘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调节叶片(9)接触式联接,插针(3)的内端头设置为与药用艾条联接,
粘接垫(4)设置为外端端面部具有保护膜的环状体并且粘接垫(4)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基筒(1)联接,
隔离孔片(5)设置为具有孔的圆形板状体并且隔离孔片(5)的周边侧面部设置为与基筒(1)联接,隔离孔片(5)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隔离网片(6)接触式联接,
隔离网片(6)设置为具有孔格的网状体并且隔离网片(6)的周边侧面部设置为与基筒(1)联接,隔离网片(6)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隔离孔片(5)接触式联接,
在箱壳(7)的箱壳(71)的上下端面部分别设置有通孔体(72)并且箱壳(71)的侧面下端部设置为锥形体(73),箱壳(7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载灸筒(2)接触式联接并且箱壳(7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插针(3)套装式联接,箱壳(71)的下端端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粘接层(8)联接并且箱壳(71)设置为圆形盒状体,通孔体(72)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通孔体(72)设置为沿箱壳(71)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位于箱壳(71)的下端面部的通孔体(72)设置为与位于箱壳(71)的上端面部的通孔体(72)呈错位方式分布,锥形体(73)设置为圆锥台并且锥形体(73)的锥形角设置为22-34°,
粘接层(8)设置为金属粘接剂的凝结体并且粘接层(8)设置为与插针(3)环绕式联接,粘接层(8)设置为与箱壳(7)沉入式联接,
调节叶片(9)设置为具有第一爪片部(91)、第二爪片部(92)和第三爪片部(93)的叶片状体并且调节叶片(9)的中间部设置为与插针(3)转动式联接,调节叶片(9)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载灸筒(2)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一爪片部(91)、第二爪片部(92)和第三爪片部(93)分别设置为与载灸筒(2)相对应分布,第一爪片部(91)、第二爪片部(92)和第三爪片部(93)设置为扇形板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山本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山本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1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