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电缆终端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58120.3 | 申请日: | 2020-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伊国鑫;王雅湉;郭永钰;马国福;高亮;杨博;马智明;杨占山;马晓娜;李洪涛;韩思银;董杰;刘占双;丁祥浩;孟飞;邱战飞;白伟;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2 | 代理人: | 陈文福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电缆 终端 接头 温度 实时 监测 装置 | ||
一种检测电缆终端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装置,涉及电缆终端接头设备领域,其结构为多个TN9红外测温传感器与8051单片机连接,所述8051单片机分别连接整流模块、蜂鸣器和LCD1602,所述整流模块连接电磁感应电源,TN9红外测温传感器有五个引脚,分别为+5V电源端、数据端、时钟端、共地端、和启动端,所述TN9红外测温传感器的尺寸为12*13.7*35mm,所述8051单片机的尺寸为60*25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传统测温方法中视野有限,准确度不高,降低安全性,调试困难,无法及时发现异常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终端接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电缆终端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柜及其电缆终端接头长期运行在大电流,重负荷的环境下,加上有些设备本身的生产,安装缺陷和长期运行中存在的过电压等可能会导致设备接头处异常发热,导致开关柜及其电缆终端接头爆炸,烧毁。现阶段电缆终端接头的主要的测温手段有以下几种:
1)在开关柜电缆接头处涂感温蜡片。这是一种发光材料,颜色随温度变化,运维人员通过定期巡检,以材料颜色变化判断是否异常发热,但是开关柜是密闭空间,观察颜色只能通过观察窗,观察到的接头有限,不能有效预防事故;
2)试验人员定期通过红外热像仪测温。试验人员通过手持式红外成像仪测电缆终端温度,再通过与其他相作对比判断是否出现异常发热,因为是人工操作,其准确度因人而异,容易漏测,在加上开关柜后门不能随意打开和接头之间的遮挡,不能有效发现异常发热;
3)通过设备异常状况判断电缆终端接头处是否异常发热。如有异常可能会出现电缆外护层烧焦,有异味等,巡视人员通过这些特征判断电缆终端是否异常,而这需要巡检人员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否则无法准确判断;
4)接触式传感器测温。如采用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测量温度,使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将数据传出,传感器一般是捆扎在电缆终端处,容易对电缆终端处的电场分布和绝缘造成影响,降低了安全性;
5)光纤表贴测温。利用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器测量接头温度,再利用光纤作为通信通道传出温度数据,光纤光栅测温属于接触式测温,另外光纤易折断,造价高,调试困难限制了其在开关柜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电缆终端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TN9红外测温传感器与8051单片机连接,所述8051单片机分别连接整流模块、蜂鸣器和LCD1602,所述整流模块连接电磁感应电源。
所述TN9红外测温传感器有五个引脚,分别为+5V电源端、数据端、时钟端、共地端、和启动端。
所述TN9红外测温传感器的尺寸为12*13.7*35mm,所述8051单片机的尺寸为60*25mm。
本发明原理及使用方法:将TN9红外探头,单片机,电磁感应电源,整流模块,LCD1602显示器和蜂鸣器研制了一种安装在35kV开关柜中检测电缆终端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功能为:在巡检人员不易查看的开关柜电缆终端接头正对位置处放置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探头,利用单片机处理数据,使电缆终端接头温度实时显示在LCD屏上,方便巡检人员在观察窗处查看温度数据,并利用三相电缆终端接头温度值的差值和以往测温数据的纵横向比较用蜂鸣器实现了报警功能。根据开关柜结构,TN9红外探头可安装在电缆终端接头所在小室里面的柜面上,正对着三相电缆接头。单片机,电磁感应电源及整流模块可放在开关柜里面的边角处,且单片机要放到金属罩里面以起到噪声屏蔽的作用。而LCD屏和蜂鸣器放在开关柜观察窗能看到的地方,方便巡检人员观察和及时发现异常发热,发生异常发热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各个模块之间用电子信号线连接,整个系统用+5V电源模块提供能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传统测温方法中视野有限,准确度不高,降低安全性,调试困难,无法及时发现异常等缺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层物流配送运输装置
- 下一篇:抗干扰内置芯片的贵金属首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