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环境的画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8007.5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严吉;唐声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52 | 分类号: | A63F13/52;G06T17/20;G06T15/50;A63F13/8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环境 画面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环境的画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目标应用程序的编辑阶段,将第一静态模型导入目标引擎,形成第一静态网格体;第一静态模型为场景破坏前对应的原始物体模型;将第二静态模型导入目标引擎,形成第二静态网格体;第二静态模型为场景破坏后对应的具有场景破坏效果的物体模型,第二静态模型是通过对第一静态模型进行几何剖分得到的;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阶段,响应于满足场景破坏触发条件,控制目标应用程序由显示第一虚拟环境画面切换为显示第二虚拟环境画面,第一虚拟环境画面中包括第一静态网格体,第二虚拟环境画面中包括第二静态网格体。本申请可以减少运行时的性能消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环境的画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功能的多样化,支持在移动设备上运行的游戏越来越多,比如横版格斗游戏便是其中一种。另外,随着游戏在移动设备上的迅速普及,在游戏中通过进行场景破坏来释放压力,也逐渐成为了时下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
其中,场景破坏是指用户通过对游戏场景进行物理破坏,从而在游戏中营造出一种环境物理破坏效果。
相关技术中,游戏运行时的场景破坏表现是基于实时物理仿真计算实现的,而实时的物理仿真计算对资源消耗较大,进而导致对移动设备的硬件要求非常高。基于此,亟需一种新的基于虚拟环境的画面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环境的画面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实现了以静态模型切换来替代运行阶段的实时物理仿真计算,因此可以大幅减少运行时的性能消耗,该种方案能够适配于性能受限的移动平台。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环境的画面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应用程序的编辑阶段,将第一静态模型导入目标引擎,形成第一静态网格体;所述第一静态模型为场景破坏前对应的原始物体模型;
将第二静态模型导入所述目标引擎,形成第二静态网格体;所述第二静态模型为场景破坏后对应的具有场景破坏效果的物体模型,所述第二静态模型是通过对所述第一静态模型进行几何剖分得到的;
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阶段,响应于满足场景破坏触发条件,控制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由显示第一虚拟环境画面切换为显示第二虚拟环境画面,所述第一虚拟环境画面中包括所述第一静态网格体,所述第二虚拟环境画面中包括所述第二静态网格体。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环境的画面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编辑单元,被配置为在目标应用程序的编辑阶段,将第一静态模型导入目标引擎,形成第一静态网格体;所述第一静态模型为场景破坏前对应的原始物体模型;
所述编辑单元,还被配置为将第二静态模型导入所述目标引擎,形成第二静态网格体;所述第二静态模型为场景破坏后对应的具有场景破坏效果的物体模型,所述第二静态模型是通过对所述第一静态模型进行几何剖分得到的;
运行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阶段,响应于满足场景破坏触发条件,控制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由显示第一虚拟环境画面切换为显示第二虚拟环境画面,所述第一虚拟环境画面中包括所述第一静态网格体,所述第二虚拟环境画面中包括所述第二静态网格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辑单元,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编辑阶段,为所述第一静态网格体添加几何碰撞体,所述几何碰撞体用于在所述运行阶段进行碰撞检测;
其中,所述场景破坏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静态网格体与所述虚拟环境中的虚拟武器或虚拟弹药发生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