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雷达用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7672.2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0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雷鸣;岳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林斌斌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雷达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雷达用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的四角均连接有移动轮,且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杆,所述支撑架杆外侧的前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架杆外侧的前部设置有测试转盘,所述支撑架杆外侧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指示杆,所述测试转盘的外侧套接有齿环,所述测试转盘的前侧设置有刻度线。本发明通过转动杆、齿环、支撑板、滚动轴承、支撑座、驱动电机、传动蜗杆和安装座,可以方便的使测试转盘在支撑架杆上转动,从而以达到方便且精准调节测试转盘角度的目的,以使得雷达检测的精准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雷达用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雷达即是用于汽车或其他地面机动车辆的雷达,它包括基于不同技术(比如超声波、微波)的各种不同雷达。不同雷达有着不同的功能(比如发现障碍物、预测碰撞、自适应巡航控制)等。汽车雷达的使用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必要的危险预警,其次,增加了汽车产品的卖点。在安装汽车雷达时,由于现场环境和设备安装位置的变化等原因,或者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雷达与参照物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夹角,正是这些位置变化导致了测量信息误差,因此需要通过模拟汽车雷达与参照物的各种位置情况(正对参照物、与参照物呈各种夹角)测试出相应的修正值,以提高其测量的准确性。
经检索,专利号为CN209215573U的中国专利记载了一种汽车雷达测试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纵向转头、角度盘、角度指针和调节螺栓,来调节测试雷达的纵向角度,通过伸缩杆调节测试雷达高度,以方便快速的模拟汽车雷达的各种位置情况。但是该专利存在在纵向角度测试时,需人为频繁调节纵向转头的位置,使用繁琐,且人为控制精度不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汽车雷达用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雷达用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雷达用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的四角均连接有移动轮,且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杆,所述支撑架杆外侧的前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架杆外侧的前部设置有测试转盘,所述支撑架杆外侧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指示杆,所述测试转盘的外侧套接有齿环,所述测试转盘的前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蜗杆,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和支撑架杆之间设置有气动弹簧调节杆,所述气动弹簧调节杆的外侧设置有气动弹簧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调节螺纹,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限位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转盘与支撑架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测试转盘与支撑架杆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蜗杆与支撑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传动蜗杆的一端与滚动轴承相连接,所述传动蜗杆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蜗杆的外侧与齿环的外侧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设置在限位螺孔的内部,所述支撑柱与底座通过限位螺孔和调节螺纹的配合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套接有手握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动杆、齿环、支撑板、滚动轴承、支撑座、驱动电机、传动蜗杆和安装座,可以方便的使测试转盘在支撑架杆上转动,从而以达到方便且精准调节测试转盘角度的目的,以使得雷达检测的精准度提高。
2、通过气动弹簧调节杆、支撑柱、限位螺孔、调节螺纹和手握套,可以方便的调节测试转盘的高度和角度,以便于适配于不同规格的雷达,从而提高了该雷达监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7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