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用火花塞打火头积碳清理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57047.8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醉媚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77/04 | 分类号: | F02B77/04;F02P13/00;H01T1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气缸 火花塞 火头 清理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用火花塞打火头积碳清理机构,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用火花塞打火头积碳清理机构,包括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的顶部穿插设置有点火器,所述动力气缸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盒,所述转动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开设有通气孔,所述转动盒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贯穿转轮的活塞杆,两个所述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该汽车发动机气缸用火花塞打火头积碳清理机构,通过在两电极之间设置打磨盘,如此可通过打磨盘转动,将其表面附着的积碳清除,减少不良条件,保证打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用火花塞打火头积碳清理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现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如今城镇的汽车普及率已经相当高了,而且汽车厂家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享受汽车的便利,不断改进工艺,使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便宜。
俗话说说一分钱一分货,在汽车价格下降的同上,其品质性能也有所降低,配件的损坏和损耗率相对较高,其中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故障和损耗率尤为突出,常见的发动机故障有因汽油燃烧效率低,导致碳元素无法充分燃烧而附着在气缸内部,而火花塞上积碳过多的话会影响打火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用火花塞打火头积碳清理机构来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用火花塞打火头积碳清理机构,具有清除火花塞上积碳的作用。
本发明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用火花塞打火头积碳清理机构,包括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的顶部穿插设置有点火器,所述动力气缸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流管道,所述气流管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盒,所述转动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开设有通气孔。
所述转动盒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贯穿转轮的活塞杆,两个所述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转动盒的顶部且位于安装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盒。
所述气流管道顶部的左侧穿插设置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盘,所述打磨盘的内部开设有延伸至安装轴内部的收集腔,所述打磨盘的顶部和底部均嵌有打磨轮,所述打磨轮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静电块。
作为优化,所述动力气缸的顶部发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与动力气缸之间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上方开口处均安装有密封活塞,出气口的下方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延伸管,动力气缸内部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动力活塞,所述点火器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应的电极,所述气流管道通过延伸管与动力气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转轮的顶部开设有与活塞杆的对应的通孔,通孔的内部开设有环状的滑槽,滑槽分为竖槽和斜槽,竖槽和斜槽的槽底壁均是倾斜的,斜槽与竖槽下端连接点处,斜槽深度大于竖槽,斜槽与竖槽上端连接点处,竖槽深度大于斜槽。
作为优化,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与气流管道的内径相同,通气孔的内部设置有单向开合板,所述活塞杆连通上下两个安装管,活塞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到滑槽内的滑杆,活塞杆与安装管之间设置有圆周方向的限位块。
作为优化,下方所述气囊的体积大于上方气囊的体积,上方气囊位于保护盒内,且二者之间设置有柔软填充物,气囊与安装管相通。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轴的内部安装有涡轮,安装轴与气流管道相通,所述打磨盘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打磨轮对应的安装槽,安装槽的直径大于打磨轮的直径,打磨盘位于两电极之间,打磨盘转动时,打磨轮可与电极表面贴合。
作为优化,所述打磨轮交错分布,所述静电块可通过打磨轮吸附碳粉,上方静电块的底部固定连接还有配重块。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醉媚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醉媚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7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