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56777.6 | 申请日: | 2020-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绿纯环境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邵红波 |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处理 系统 | ||
1.一种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1)内的多道行洪坝(2),及由其分隔出的多级水处理区域,在行洪坝(2)一侧底部设有出水口(201),出水口(201)下游为水处理区域,在水处理区域依次设有加药区、沉淀区及水净化区,在加药区处设有与行洪坝出水口(201)相连的缓流结构(3),在沉淀区设有刮泥机(4),所述刮泥机(4)与设置在河岸上的驱动系统相连,在水净化区设有水净化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级水处理区域包括相对设置在河道(1)内上游和下游的一道行洪坝(2),两行洪坝(2)之间设置加药区、沉淀区及水净化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每一道行洪坝(2)的溢流管(6),溢流管(6)横跨每一个水处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道行洪坝(2)顶部均设有相对的溢流口(202),所述溢流管(6)设置在溢流口(202)上,并贯穿每一道行洪坝(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结构(3)为回形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构件为多块沿水流流向上下布设为回形的隔板(301),在隔板(301)底部设有桩脚,使隔板(301)插入固定在河道(1)河床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01)设置为便于形成絮流扰流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结构(3)外侧及下游为沉淀区及水净化区,所述刮泥机(4)设置在沉淀区及水净化区的河床上,而水净化装置(5)平铺于河水水面以下并临近水面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道行洪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净化装置(5)为生态净化系统,所述生态净化系统包括平铺于河水水面以下并临近水面的生态浮床,在生态浮床上种植有水生植物(501);并且在生态浮床上还固定有若干下垂的微生物拦截附着装置(504),在微生物拦截附着装置(504)下端悬挂有曝气管(505),曝气管(505)通过输气管道与河岸(101)上的送气装置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河道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河道(1)两侧的河岸边缘设置多对不同高度的的固定环(7),所述生态浮床通过钢丝绳与固定环(7)相连,在生态浮床顶部连接有浮体(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绿纯环境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绿纯环境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67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通气管以及新风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