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脸识别的核电站移动工作终端借用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5666.3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0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郝青瑞;张库国;韩书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K9/00;G06Q30/06;G06Q10/1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张美君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核电站 移动 工作 终端 借用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信息化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核电站移动工作终端借用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终端存放柜中存在可借出的移动工作终端时,对借用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以确定其身份信息,并根据与借用人员录入的工单标识关联的工单信息以及借用人员的身份信息确认其存在借用移动工作终端的需求时,打开柜门,并在检测到柜门中的移动工作终端被取出且柜门重新关闭之后,提示借出完成并将柜门对应的移动工作终端标记为已借出。本发明实现了对核电基地内的移动工作终端进行统一管理,且本发明通过借用人员的人脸信息和核电站工单的工单信息进行双重验证,在维护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还保障了设备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信息化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核电站移动工作终端借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早期建设的核电基地使用较多的无线通信手段为寻呼机、对讲机等。随着核电基地各种通信系统的应用及扩大,核电基地中的无线高速公路项目也在逐渐推进,寻呼机等即将被淘汰。现有技术中,为满足寻呼机等退役后的通讯需求,公司为生产线工作人员配备了相应的智能化移动工作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以满足日常及大修的生产需求,该移动工作终端仅能在核电站厂区的专用网络内使用。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当前只有核电基地中的内部员工才会被配备移动工作终端,一些临时进入核电基地协助工作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配备移动工作终端,如此,可能造成工作不便;同时,即使已经给核电基地的内部员工配备移动工作终端,也可能会出现忘记携带、或移动工作终端暂时不可用的情况(如没电、损坏等)。因此,当前急需设计一种可以方便借用和归还移动工作终端的智能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核电站移动工作终端借用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可以通过借用人员的人脸信息和核电站工单的工单信息进行双重验证,以在证实借用人员确有对应于该核电站工单的工作借用需求之后,才打开柜门将移动工作终端借给该借用人员,本发明通过终端存放柜实现了对核电基地内的移动工作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在维护了工作人员顺利进行工作的同时还保障了设备安全。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核电站移动工作终端借用方法,包括:
接收包含终端存放柜的唯一标识的第一借用指令,在检测到与所述唯一标识关联的所述终端存放柜中存在可借出的移动工作终端时,在该终端存放柜的控制屏上显示人脸录入界面;所述移动工作终端是指仅能在所述终端存放柜所属的核电基地的专用网络中使用的移动设备;所述第一借用指令为借用人员在用户终端上或核电基地内的终端存放柜的控制屏上点击预设借用按键之后触发;
在接收到借用人员录入的人脸信息之后,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借用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在所述控制屏上提示所述借用人员录入核电站工单的工单标识;
在接收到所述借用人员录入的工单标识之后,自预设数据库中调取与所述工单标识关联的工单信息,并根据所述工单信息以及所述借用人员的身份信息确认所述借用人员是否存在借用移动工作终端的需求;
在确认所述借用人员存在借用移动工作终端的需求时,打开终端存放柜上与可借出的移动工作终端对应的柜门,并在检测到所述柜门中的移动工作终端被取出且所述柜门重新关闭之后,提示借出完成并将所述柜门对应的移动工作终端标记为已借出,并将所述借用人员的人脸信息、身份信息、核电站工单标识、第一设备编号以及借用时间关联存储;所述第一设备编号是指所述借用人员借用的移动工作终端对应的唯一编号。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核电站移动工作终端借用系统,包括控制服务器和与所述控制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存放柜,所述控制服务器用于执行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核电站移动工作终端借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5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