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芬顿反应新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5665.9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9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劳红标;宋华龙;奚晓东;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仵君粉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新工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芬顿反应新工艺,属于水、污水、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管和输出管,所述反应管由顺次连接的一段管、二段管、三段管、四段管、五段管构成,相邻管段之间以弯管过渡,形成井式结构的反应管,一段管上设置入口,五段管连通至输出管处,输出管上开设输出泵,连接至下道工序处;所述一段管上设置有亚硫酸铁投加口和双氧水投加口一,亚硫酸铁投加口和双氧水投加口一位于入口附近,三段管上设置有双氧水投加口二,四段管上设置pH测定口,五段管上设置有液碱投加口,待处理介质经入口到输出泵为逆时针流向。将本申请应用于污水处理,投加药剂量少,而处理效果与现有持平或更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芬顿反应新工艺,属于水、污水、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处理应用较为普遍。然而,当下的生化处理后,水体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难降解物质,常规芬顿反应器在进行生化处理后水体的反应时,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加药的混合难度大,无法满足实际芬顿反应的混合需要,反应周期长;且芬顿药剂添加、液碱添加等均需要进行大剂量过量添加,才能确保处理效果,这不仅增加了药剂的投入成本,且药剂过量使用,还存在浪费与二次污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污水如印染废水等待处理介质的深度处理,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实现占据空间小、反应速度快的一种芬顿反应新工艺。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芬顿反应新工艺,芬顿反应空间包括反应管和输出管,所述反应管由顺次连接的一段管、二段管、三段管、四段管、五段管构成,相邻管段之间以弯管过渡,形成井式结构的反应管,一段管上设置入口,五段管连通至输出管处,输出管上开设输出泵,连接至下道工序处;所述一段管上设置有亚硫酸铁投加口和双氧水投加口一,亚硫酸铁投加口和双氧水投加口一位于入口附近,分别进行亚硫酸铁与第一次双氧水的投加,双氧水添加后待处理介质pH降低3~4个点,三段管上设置有双氧水投加口二,进行第二次双氧水投加,四段管上设置pH测定口,五段管上设置有液碱投加口,待处理介质经入口到输出泵为逆时针流向,芬顿反应过程中,投加的亚硫酸铁浓度为20-25%,投加量为2500-3000mg/L,投加的双氧水浓度为27-33%,总投加量为160-240mg/L,由双氧水投加口一、双氧水投加口二分摊,液碱浓度为25-30%,投加量为200-560mg/L,pH调至6-8,处理后的介质经输出泵排入下道工序。
上述方案中,以反应管、输出管形成反应器,反应主要集中在反应管中,整个反应管上设置有两处双氧水添加口、一处亚硫酸铁投加口、一处液碱投加口,并配置pH测定口,亚硫酸铁投加口、双氧水添加口一分别完成对应药剂投加后,pH降低3-4个点,此时进行高级氧化反应,到达双氧水添加口二第二次投加双氧水后,则可以快速显著的反应,处理效率明显提升。相对于单独的一个双氧水投加位点一次性大量投加药剂,本案反应管上设置两个双氧水投加位点,可将单次投加药剂量降低至一半以下,由于高级氧化反应改善了反应管中的水质,硫酸亚铁投加量减少,双氧水投加量相应的也降下来,因此,整体表现为:药剂投加量减少,而处理效果持平或更佳。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基于药剂添加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考虑,所述一段管上设置有备用投加口一,备用投加口一可进行亚硫酸铁或双氧水的补充(优选为双氧水备用投加口);同时或者必要时,在五段管上设置有备用投加口二,进行碱液补充的备用设置,以满足不同程度酸碱度介质的调节。备用投加口与对应的药剂投加口(双氧水投加口、液碱投加口)配合,不仅仅提高了加药量的精确控制,还进一步降低了药剂投加量。
所述一段管、二段管、三段管、四段管、五段管均为直管,直管与弯管之间以法兰连接。弯管与直管的配合,在每个转弯处以弯管连接,有效减少了死角的存在可能性,传输和反应更加有效,也降低了反应产物在管道中的滞留,并反映为反应管使用周期的延长,有效且充分的利用安装环境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以法兰连接更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5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